黄藤总生物碱与人参总皂苷协同抗阿尔茨海默症作用及参藤胶囊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多因素、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功能减退、认知学习能力下降。目前临床上能够有效治疗AD的药物较少,且多为治疗靶点单一,副作用较多的化学药物,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开发多靶点治疗、副作用低的新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黄藤为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为以黄藤素和药根碱为代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菌、保护神经、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我们课题组首次发现黄藤总生物碱在抗AD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和根茎,其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在我国用于提高智力方面已有数百年历史,且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对AD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由于AD的多致病因素特性,单一靶点和单一配体的治疗方式不能完全改善AD症状,因此开发多作用靶点、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合成分的治疗药物为开发抗AD新药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本研究首先以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黄藤总生物碱和人参总皂苷最佳配伍比例,按照最佳比例将二者配伍混合,采用海马内注射Aβ1-42诱导小鼠AD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等技术对比分析单独使用黄藤总生物碱、单独使用人参总皂苷以及二者配伍给药后对AD小鼠行为学、氧化损伤以及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藤总生物碱、人参总皂苷单独使用均有抗AD作用,并且人参总皂苷有协同黄藤总生物碱抗AD小鼠氧化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接下来本研究将黄藤总生物碱和人参总皂苷按照最佳比例进行配伍使用,将其制成五类新药“参藤胶囊”,制备过程中通过干粉流动性检查和细粉堆密度测定结果,选取0号胶囊进行药物填充,并按药典规定对参藤胶囊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水分含量、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等测定。上述检查均符合规定后,对参藤胶囊又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参藤胶囊中化学成分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鉴别,为参藤胶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为探讨参藤胶囊安全性,本研究对参藤胶囊进行了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检测到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33g/kg,14天内小鼠无一死亡,14d结束后摘取小鼠心、肝、脾、肾、胸腺,测定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参藤胶囊毒性极低,临床应用安全,为参藤胶囊初步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黄藤总生物碱与人参总皂苷配伍后抗AD作用显著提高,二者为原料制成的参藤胶囊质量稳定、安全性高,临床开发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金生源胶囊是由丹参、黄芪、干蟾皮、甘草、党参、牡丹皮、鱼腥草等24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功能为祛瘀健脾,利水消肿,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主治肝硬化腹水,证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停者。本论文对金生源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及药效学进行研究,建立可控、有效、科学、可靠的质量标准,以便更全面控制其质量,明确药理活性。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金生源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生源胶囊中丹参、黄芪、甘草、牡丹皮、党参5味药材,结果表明5味药材供试品溶液色谱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示相同
[摘 要]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失地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值得社会关注。失地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健康保护、文化娱乐、家庭照顾等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改善农村失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是一个需要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关注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区、老人自身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对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从三个方面作了一定的对比和分析,并对他们失地后如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重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促进因素和逻辑起点而人力资本理论自身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和成熟,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不能涵盖和支撑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逻辑起点;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白囊耙齿菌是一味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为填补白囊耙齿菌子实体的研究空白,全面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白囊耙齿菌子实体不同提取物防治慢性肾炎药理活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白囊耙齿菌小分子部分对慢性肾炎的预防作用,并将小分子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和结构鉴定,确定了小分子部分预防慢性肾炎的活性成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综述部分:对白囊耙齿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白囊耙齿菌化学成分研究局限于多糖、腺苷和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囊耙齿菌发酵菌丝体粗多糖具有抗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关键是要协调好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关系前者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做大蛋糕;后者以分好蛋糕,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根本必须协调好两大机制,注重效率尺度和公平尺度的内在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关键词:动力机制;平衡机制;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07-03     实现在完善社会主
期刊
摘要:IPO(即首次公开发行)的显著作用是使资源配置合理化,但是,由于我国的IPO市场存在很多扭曲的现象,如IPO的抑价现象IPO首日超额收益等,造成了IPO效率体制的低下,所以引进高效率的市场发行体制是必然选择,加入了数量歧视能力的询价体制被证明是提高IPO效率的有效机制由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结构”体制以及行政制度的束缚,询价制度在我国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通过对我国股市2002—2004年(
期刊
环丙烷不仅是天然产物的重要结构单元,也是相关生物活性分子及药物分子合成的关键中间体。生物活性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可显著改变其极性、酸性、偶极矩、亲脂性以及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物理、化学及其生物学性质。目前,三氟甲基功能化环丙烷已在医药、农药、功能材料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
  1、相关实验原料合成
  本实验以2,2,2-三氟重氮乙烷(CF3CHN2)作为C2合成子,利用廉价易得的三氟乙胺盐酸盐与亚硝酸钠,在温和安全条件下高效合成9种CF3
蓝莓(Vaccinium spp.)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与东亚的多功能小浆果类果实,具有抗癌、抗氧化、保护视力、保护心血管等药用价值。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花青素是一种黄酮类水溶性天然色素,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增强人体免疫等生理功能,在临床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有巨大潜力,但因其稳定性较差,易受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影响,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对蓝莓主要化学成分和色度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对壳聚糖修饰的蓝莓花青素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东五加皮的重要药源,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截止目前,国内关于短梗五加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技术和茎皮根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此外,尽管短梗五加全株已被国家批准为可用于饮料生产的新食品原料,但在饮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叶片苦,口感差,往往不被应用。课题组前期在探索短梗五加叶苦味物质的过程中发现,短梗五加叶中含有以chiisanoside为代表的大量的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皂苷,并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和抗急性肝损
伊犁贝母FritillariapallidifloraSchrenk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其鳞茎入药,味苦、甘、微凉,归肺、心经,在临床上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良药。伊犁贝母被收录在《中国药典》中的“伊贝母”项下,是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维药之一,且产量较高,和同类贝母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生物碱含量。现代药理学表明,伊犁贝母具有镇咳祛痰和抗炎抗菌等生理活性。为进一步了解伊犁贝母的物质基础,本实验对伊犁贝母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研究,为伊犁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