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规划理论的水泥强度预测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为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水泥强度是水泥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之一,它是评定水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水泥强度的有效预测可以普遍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由于水泥强度预测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大时滞问题,因此利用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很难满足精度要求。按照CB/T17671-1999的要求进行水泥的检测,虽然在保证水泥质量和水泥设计与工程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28天以后才能确定水泥标号,不能满足水泥生产控制和水泥使用的要求。因而如何快速、准确的对水泥强度进行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水泥强度预测问题,近年来,人们提出了一些不依赖于具体问题的智能搜索方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进化算法、进化策略、遗传算法、遗传规划等。遗传规划(GeneticProgramming,简称GP)的求解过程是一个在适应度指导下的自适应非线性搜索过程,其实质是用广义的层次化的计算机程序描述问题,并发现能反映问题实质的计算机程序。由于遗传规划无需人为选用预测函数,能够有效的避免数学上的经验需求和假设以及变换的影响,模拟出显性的非线性公式,非常适合变量间关系复杂的分析研究,将其应用于水泥强度的预测可以显著的提高预测精度,使预测工作更加便捷有效。   本文基于已有实验数据基础上,以Matlab为计算平台,编写了基于遗传规划理论的水泥强度预测程序。通过原有数据建立了水泥28天抗压强度值与其重要影响因素(细度、比表面积、CaO、SO3)之间复杂的显性非线性数学解析式。并分别与28天强度实际值、模糊逻辑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之后利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为水泥强度的快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为了便于在生产中应用,本研究还将预测模型集成到C#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程序中,采用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及预测数据,并采用C#编写的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开发了水泥强度预测的应用程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跨度的建筑进行社会活动,基于人们的这一需求,同时也为了克服在结构跨度增大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突破结构跨度的极限,建筑浮空结构应运而生
新型外包U型与混凝土组合梁是采用薄钢板直接冷弯或用冷弯薄壁型钢焊接成U形截而,然后在U形截面内部填充混凝土作为T形梁的肋部,翼缘为现浇混凝土板,并通过适当的剪力连接件
钢框架结构体系对墙体(板)的要求较高,钢框架与墙体(板)之间的共同作用机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由于墙体(板)并非主要承载构件,我国当前的设计方法是使钢框架承担全部竖向和水
为研究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力学性能,分析长细比和含钢率对此类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确定短柱、中长柱、长柱三者之间的界限长细比,本文以长细比和含钢率为主要参数,采用
大跨空间结构动力灾变过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应基于系统化、精细化的建模理论及数值实现方法,考虑复杂受力状态下材料、构件损伤非线性本构关系,多层次、多尺度实现结构动力破
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9.0级特大地震,此次地震为有记载以来,袭击日本最大的的地震。此次地震及引发的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然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此次地震中表
后注浆超长钻孔灌注桩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在软土地区(天津、上海等)的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人们还不清楚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超长桩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现
基坑在一定深度内,围护结构需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地基开挖出现的土压力荷载和基坑内外水头差引起的渗透压力。地下连续墙的墙体材料主要是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为主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上世纪末期起源于欧洲,本世纪初在国内兴盛发展。随着国内几个有挑战性和代表性的大尺度单层平面索网幕墙陆续落成,国内工程和学术界兴起了一片研究热潮,标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扩大城市空间与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逐渐走向了国外城市发展的模式,向着高空和地下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