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的空间艺术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为其赢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也使其成为英国最杰出的当代小说家之一。《金色笔记》的杰出之处在于它不仅细致刻画了后现代社会所谓”自由女性”的内心的冲突与挣扎,更在于莱辛在小说形式上的大胆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空间形式,探讨小说中空间艺术的应用及其艺术效果,旨在为《金色笔记》提供新的解读视野。《金色笔记》自其1962年出版以来就引起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如女性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叙事学,苏非主义等。本文探讨了空间形式在小说中的应用。确切而言,小说探讨了莱辛如何通过意象并置,故事并置和人物并置以及空间化的多重叙事视角来建构小说的空间性。空间艺术的运用赋予小说以崭新的文本意义和美学价值。其文本意义在于空间艺术能够建构多重时空,强化中心主题,解体文本却给读者自己重构文本的机会。其审美价值也因小说中空间艺术所形成的陌生化效果与印象主义空间化的视觉效果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因此,《金色笔记》中空间艺术的应用为小说创作和小说欣赏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小说艺术。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演进的洪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直在努力融入世界,故此一直都很重视外语(尤其是英语)这个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中学阶段是国民英语基础奠定的最重要时
2019年5月6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再次在福州召开,数字中国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由此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数字中国建设的力量将由此进一步凝聚.作为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重
期刊
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和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文化载体的大学英语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此文化差异极大的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在进行外宣翻译的时候,如果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选词、搭配及其社会意义上有相似之处的话,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