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中国”的半壁江山在“美丽乡村”,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于2013年超越50%,这意味着仍有一半人口居于乡村,为了促进乡村整体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景观整治迫在眉睫。然而,在乡村景观整治规划实践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理论指导体系不完善、整治规划资金成本不足、整治规划策略缺乏、实际景观效果质量差、后期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乡村的全面发展。照搬套用普通乡村景观规划理论解决全部乡村问题并不具有针对性,也不能真正解决乡村发展问题,还可能会加重乡村经济负担、破坏乡村区域特色与生态环境,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基于当前乡村景观发展的大背景,对乡村景观整治规划进行低成本策略研究,以期为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顺利进行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景观整治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明确了研究对象与范围,总结了当前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3大实施驱动、8项整治规划基本原则,对整治规划相关具体策略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且通过对低成本与高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合泰安大陡山村的整治规划实践方案,将低成本整治规划理论应用于其整治规划中,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了大陡山村整治规划原则、模式及方法,检验了低成本整治规划理念的可行性,为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推行提供切实有效的模式及方法。将乡村景观整治与规划理论相结合,实现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现代内涵,为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针对我国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化、高投入、低产出、乡村特色缺失等现状,以及推行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的迫切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探索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原则、成本降低方式、方案创新模式,借鉴先进思想,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总结,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现公民平等享有景观的权益。本研究提出的整治规划实施驱动、原则与具体策略方法,对低成本乡村景观整治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乡村景观未来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