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菜青虫是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的幼虫,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黄绿绿僵菌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式茴香是八角茴香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为了明确反式茴香脑与高毒力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的相容性以及单用与混用对菜青虫的毒力,本研究评价了半致死浓度(LC50)反式茴香脑与Mf82菌株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以不同体积比
【基金项目】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908085MC9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青虫是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的幼虫,为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黄绿绿僵菌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反式茴香是八角茴香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为了明确反式茴香脑与高毒力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的相容性以及单用与混用对菜青虫的毒力,本研究评价了半致死浓度(LC50)反式茴香脑与Mf82菌株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以不同体积比混合后对菌株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了菌药联合使用对菜青虫的毒杀效果;同时,测定了菜青虫经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处理后其细胞免疫系统中血细胞数量和体液免疫系统中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以了解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为将其开发为植物源杀虫剂与真菌杀虫剂并联合应用于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黄绿绿僵菌与反式茴香脑对菜青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以1.5×107孢子/m L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孢子悬浮液浸渍处理2龄菜青虫5 d后,其校正死亡率达91.89%;以5.0 mg/m L和7.5 mg/m L浓度的反式茴香脑浸渍处理2龄菜青虫2 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和97.56%。2.反式茴香脑对黄绿绿僵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半致死浓度的反式茴香脑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子悬浮液分别以体积比5∶5、4∶6和3∶7混合处理后明显促进菌丝生长,且随着反式茴香脑在混合物中所占比例增大其促进作用增强,孢子萌发率也比两者以2∶8和1∶9混合后的更高。3.菌药混合处理对菜青虫的致死率随二者混合比例的不同而变化,其中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分别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悬液(1.5×104、1.5×105、1.5×106、1.5×107和1.5×108孢子/m L)以体积比5∶5、4∶6和3∶7处理,试虫死亡率高于两者以2∶8和1∶9混合处理,共毒系数分别为287、108和83,表明具有增效与相加作用;以体积比5∶5、4∶6和3∶7混合处理的致死中时(LT50)也比单用黄绿绿僵菌的LT50短。4.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分别与不同浓度的Mf82菌株孢悬液混合处理试虫,菜青虫血细胞数量与黄绿绿僵菌浓度具正比关系,真菌浓度越高,血细胞总数越多;不同时间段各个处理组之间血细胞数量存在差异,菌药混合处理下昆虫血细胞数量随着混合物中反式茴香脑的比重增大而增加,混合处理中血细胞数量大小为:5∶5﹥4∶6﹥3∶7,各处理组在12 h后血细胞数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开始被激活;在处理24 h后血细胞数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水平。在菜青虫被侵染的整个过程中,血细胞数量先增后减,细胞免疫先被激活后受到抑制,昆虫血细胞数的差异受真菌浓度与反式茴香脑剂量的共同影响。5.菜青虫受黄绿绿僵菌侵染后,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表明真菌可抑制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随孢子浓度升高而上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菌药联合处理试虫不同时间后,血淋巴内酚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黄绿绿僵菌单用和对照组,LC50浓度的反式茴香脑与菌株Mf82混合处理各组酚氧化酶活力大小为:5∶5﹥4∶6﹥3∶7,各混合处理组酚氧化酶活力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菌药联用进一步抑制了菜青虫的免疫应答。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反式茴香脑与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均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且低浓度的反式茴香脑能够加速黄绿绿僵菌对菜青虫的侵染,缩短侵染时间,菌药联用可以协同抑制菜青虫先天免疫系统而起增效作用。因此,反式茴香脑和黄绿绿僵菌均具有开发成生物制剂用于对害虫进行高效安全绿色防控的潜力。在联合应用黄绿绿僵菌与反式茴香脑防治菜青虫时应选择相容性好、共毒系数高的混合比例,即菌药混合比为5∶5、4∶6或3∶7。
其他文献
准确、快速的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对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实时监测和预后治疗等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侧流免疫层析(LFA)分析方法,利用Fe3O4@Au磁性颗粒(MNPs)制备多功能化的SERS标签对多种炎症生物标志物进行超敏、定量分析。主要研究
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大发生时可严重危害水稻、小麦、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和棉花、豆类、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了实现对粘虫的绿色可持续防治,宜根据粘虫的发生规律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采用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联合使用将有助于实现“两减”目标。昆虫具有高效的的先
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生物害虫防治真菌,因具有安全、环境友好、易在害虫间流行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越来越受关注。然而,与其他虫生真菌杀虫剂一样,具有杀虫速度慢、保质期短以及防治效果不稳定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绿僵菌的生长发育、逆境应答和致病力进行深入研究,为绿僵菌能广泛应用于农林业提供理论依据。RNA的周转和代谢是基因
油菜是江淮地区种养地结合的最佳作物,其机械化直播具有省力省时、节本增效、适宜机械化收获等诸多优点。排种器是油菜直播机的核心部件,其直接影响到油菜播种质量。本文针对油菜气力式排种器作业速度提高易产生漏充影响排种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扰动气力式精量排种器,利用质点动力学理论、EDEM数值模拟、Fluent仿真分析、高速摄像技术、正交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扰动吸附机理研究。主要研
粘虫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大发生时造成严重损失,在防治方面不容松懈,而随着杀虫剂的使用,其抗药性日益严重,因此粘虫的抗药性治理及绿色防控成为研究热点。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内外源物质代谢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450家族的基因参与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合成,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本研究基于P450基因在表皮发育中的重要功能,通过转录组测序获
“皖槐1号”良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采自皖北萧县人工林林场,因其速生、丰产在皖北地区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因此,以该树种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取该良种木材的基础材性数据,以期为高效利用和木材材质改良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种木材的解剖性质,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微纤丝角,同时还按照行业标准的实验方法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密度、干缩湿涨率、抗弯强
昆虫共生菌是一类与昆虫共同进化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多样性。昆虫肠道菌是昆虫共生菌中的一种,目前已有的报道证实昆虫肠道菌是微生物新种及新型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宝库。本文以蜻蜓目中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肠道真菌和黄蜻(Pantala flavescens)肠道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培养方法、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离体和活体抗菌活性测试等手段
由于全球变暖和城镇化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温度显著提高,形成城市热岛。这一现象无疑是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城市林荫道作为城市居民户外空间的基础构成单位,在城市道路中与城市居民关系密切。而行道树作为林荫道内最重要绿化元素之一,很大程度影响城市热环境。本文采用实测和模拟的方法,研究林荫街道走向、高宽比、树冠间距三要素对林荫道夏季热环境和热舒适的综合作用,并提出提高林荫街道微气候热舒适的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满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求,2015年,辽宁省本溪市就业服务局在全市就业服务系统开展了"就业走基层服务惠民生"活动。截至5月末,全市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156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新增创业944人,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134人,带动就业499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73.5万元。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本文以安徽省编制材积表收集的1019株湿地松人工林伐倒木区分数据,对安徽省湿地松形数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情况、形数的变化规律及利用形数计算树干材积的误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湿地松的简单干曲线方程和分段干曲线方程,为安徽省今后编制湿地松的相关测树数表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结果如下:(1)安徽省不同区域湿地松的胸高形数和实验形数差异检验不显著,说明安徽省湿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