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两个决不会”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两个决不会”思想不是他随意萌发的思想火花,而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原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并构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规律群之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不同场合反复的强调和阐述过此类思想,只不过是以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呈现的而己。“两个决不会”思想皆在探讨社会形态更替的条件,这构成其思想的实质。同时,把这一原则推广到探讨一般人类历史任务的条件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两个决不会”思想是深深内在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思维逻辑之中的作为一以贯之的思想原则,而不是对“两个必然”思想的补充。鉴于此,文章在解决“两个决不会”思想与“两个必然”思想关系问题上,不认为是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和发展,而是两者都内涵于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本身。坚持“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等。第二部分:“两个决不会”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该章主要阐述“两个决不会”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等内容。第三部分:“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本部分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考察和澄清“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基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其思想实质,同时对“两个决不会”思想与“两个必然”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说明和分析。第四部分:“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当代意蕴。该部分主要结合资本主义新变化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关系,阐述“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已经深切的尝到了科学技术所带给人类的甘甜的果实。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其不合
无论是在元伦理学出现之前还是在其之后,伦理学史上关于“正当”和“善”的论述屡见不鲜,尽管“正当”往往是从“正义”的意义上去理解的。在不同的时期“正当”与“善”呈现出
本文以广西天等县上映乡广原村下庄屯为个案,运用地方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对壮族民间广泛存在的宗教形式——道公教进行浅层研究。道教进入壮族地区后,由于同源互感的原因,即与壮
“诚意”是《大学》修养工夫的重要概念,朱熹曾先后对“诚意”之义,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欺”“自慊”“慎独”概念的诠释进行过多次修改,但最终并没有定论。其修改过程中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