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主流趋势。翻译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日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心理学因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翻译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大都从微观层面探讨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将翻译活动与读者心理,特别是其群体心理,相联系的研究少之又少。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以文化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试图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创新性地论述翻译活动与大众读者心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本论文以中国翻译史的发展为脉络,通过描述归纳、推理论证及数据分析系统论述了:(1)在古代,国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需求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肇始,其部分思想理念建构新的文化心理,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2)在近现代,西方列强的扩张动机给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带来猛烈冲击,国人渴望通过翻译了解先进的西学以改变社会现状;翻译引介的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理念及科学精神等逐渐潜入国人意识的深层次。(3)在当代社会,翻译活动首先促进了国人共产主义意识的形成,苏俄文学的热销也体现了国人对苏俄译作的巨大精神需求;进入新时期,长期禁锢的国人急需引介西方哲学和文学来满足解放思想的心理要求;翻译引进的异域思想也在不断充实大众读者的文化心理,同时,读者大众心理的多样化促成翻译活动的多元化。本论文以文化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全新视角,通过梳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近现代和当代翻译活动与读者大众心理的相互作用得出结论:翻译活动与大众读者心理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促成翻译活动的肇始与开展,译作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读者大众的心理。据此,译者在选择翻译题材与翻译策略时应以读者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翻译大众读者在心理上渴求的作品,同时,大众读者亦可通过阅读译作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心理结构,进而建构其新的社会文化心理。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主流趋势。翻译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日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心理学因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翻译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大都从微观层面探讨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将翻译活动与读者心理,特别是其群体心理,相联系的研究少之又少。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以文化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试图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创新性地论述翻译活动与大众读者心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本论文以中国翻译史的发展为脉络,通过描述归纳、推理论证及数据分析系统论述了:(1)在古代,国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需求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肇始,其部分思想理念建构新的文化心理,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2)在近现代,西方列强的扩张动机给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带来猛烈冲击,国人渴望通过翻译了解先进的西学以改变社会现状;翻译引介的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理念及科学精神等逐渐潜入国人意识的深层次。(3)在当代社会,翻译活动首先促进了国人共产主义意识的形成,苏俄文学的热销也体现了国人对苏俄译作的巨大精神需求;进入新时期,长期禁锢的国人急需引介西方哲学和文学来满足解放思想的心理要求;翻译引进的异域思想也在不断充实大众读者的文化心理,同时,读者大众心理的多样化促成翻译活动的多元化。本论文以文化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全新视角,通过梳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近现代和当代翻译活动与读者大众心理的相互作用得出结论:翻译活动与大众读者心理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促成翻译活动的肇始与开展,译作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读者大众的心理。据此,译者在选择翻译题材与翻译策略时应以读者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翻译大众读者在心理上渴求的作品,同时,大众读者亦可通过阅读译作不断充实和丰富自身心理结构,进而建构其新的社会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