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需求层次从基本物质需求向高层级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大繁荣政策的指导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水平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然而,我国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情况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物质空间载体,其配置绩效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为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通过公平与效率导向的文化设施规划以弥补我国文化供需矛盾的缺口。为实现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公平和高效,首先进行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的评价对于理清现状问题、明确建设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的文化设施优化策略才能“对症下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六个章节,在第一章中通过发展背景和政策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研究对象和重庆主城区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归纳,并构建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首先以国家和地方标准和实践经验为依据构建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的分类和分级体系;其次明确文化设施配置的四个相关利益主体;第三,探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形成的时空肌理,作为下文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我国文化设施配置的差异化现象。第三章在明晰重庆主城文化设施需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设施数量、文化形象、空间布局、经营效益和居民使用五个方面做出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现状的探析。第四章从文化设施影响因子入手,提出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从文化设施服务绩效、空间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系统构建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级指标的权值。最后,明确该评价体系在文化设施规划各个阶段发挥相应的规划效应。第五章以重庆主城区为实际应用案例,依据上文中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不同层级的文化设施的服务绩效、空间绩效和社会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总结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最后,进行文化设施与人口需求匹配程度的空间划分。第六章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以文化设施配置空间问题的解析为导向,从规划控制路径、分级优化路径、规划编制路径、技术路径和保障路径五个层面构建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空间优化体系,以期为更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设施空间优化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