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在建筑学界,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传承与表达,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经典论题,并在与不同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了文脉主义、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批判性地域主义等建筑理论。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城市建筑文化表达不当、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建筑学界也存在对文化表达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同时,在中国新时代“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再次成为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文化生态学,则借鉴了生态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思维方式,成为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本文受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启示,从文化生态视角切入并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这一经典论题。针对城市建筑的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本文在吸取了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设计方法研究等学科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与原理转换、应用到建筑文化研究中,进而,通过原型提取、图解分析、分类归纳等方法,推演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性表达方法,从而区别于传统与当下的建筑文化表达之研究模式,以期达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论文的主体分为理论转换、模式提取和方法推演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进行相关文献综述,论证论文研究的可行性与破解思路,并解析、建构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与表达路径;第二部分(第四章),解析相关建筑案例的文化生态适应模式及手法;第三部分(第五、六章),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性传承策略,并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形成方法体系。论文经三个部分的论述,形成了以下三个创新点:其一、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转换,提取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详见第三章)。本文突破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达方法研究中,以类型学、符号学、文化学等方法为基础的建筑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之独特视角,运用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学中的原理、概念来解析建筑文化,进而,转换为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包括:建筑文化生态因子、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限制因子、建筑文化生态型、建筑文化生态基因、建筑文化的生态进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路径,为进一步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建构理论基础。其二、系统归纳、推演出建筑文化之生态性表达方法,并归类出对应文化原型的九种建筑设计手法(详见第六章)。首先,基于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表达路径建构,以及生态模式等前期结论,推演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之程式化设计方法,形成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等四步生态性设计法,即:建筑文化生态位分析,建筑文化的限制因子分析,文化生态原型提取,文化原型的生态进化与转化表达。其次,将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不同进化模式,转换运用到建筑文化中,提出“显性”、“隐性”原型及其处理手法,针对“显性”文化原型(即:形式原型、材质原型、空间原型),解析归类出简式进化、复式进化、趋同进化、趋异进化、镶嵌进化、特式进化等六种建筑设计手法;针对“隐性”文化原型(即:观念原型、历史原型),解析归类出实体化、空间化、抽象化等三种建筑设计手法。其三、基于文化“生态型”案例解析出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并形成案例库(详见第四章,及附录一)。基于前文建筑文化的生态要素解析,筛选出70个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解析每个案例具体的适应因素与方法,并整理归类,总结出三大类、九小类建筑文化的生态适应模式。进而,根据第六章中的建筑文化的生态性表达方法,依次从建筑文化生态位、建筑文化限制因子、文化生态原型、生态性表达四个步骤,详细解析了文化“生态型”建筑案例的生成过程,并形成了附录一中的案例分析库。本文以文化生态理念的视角,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表达问题,提出了系统化、生态性、程式化的观念与方法。在观念层面上,强调学科交叉和文化生态理念;在方法层面上,一是提出建筑的生态性表达方法,包括文化分析、选择、提取、表达等四个步骤;二是给出九种针对不同文化原型的建筑处理手法。因此,本文研究成果在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态性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说起班长游洪建,技术上没话说,是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里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人,班里的关键人物,每逢大事儿都得有他在场。但就是平时有点“抠门”,看不得浪费的现象,用王楠的话说就
高校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在校园规划建设的时候能够为这些活动提供各类不同的空间和场所,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本文仅就建校时间较长的传统高校现有环境建设
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者的预言常常成为现实。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讲过:"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
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在近年来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的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将有效载荷送入空间的一种有效工具。这一新型飞行器从概念提出到实际应用,以至于在对其
乳腺癌是女性发生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乳腺癌的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目的构建细胞穿膜肽PEP-1与vMIP-Ⅱ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原核表达、纯化并鉴定PEP1-vMIPⅡ融合蛋白,鉴定该蛋白的穿膜功能,研究其对血管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