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研究 ——以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试题命制应重视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将学业质量水平作为各种形式考试命题的依据。高考如何考查化学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考查什么知识、考查到学业质量水平的哪一层次,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习题命制有很大帮助。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的分析,就试题考查的知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构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试题分析框架,依据分析框架对试题进行分析。研究选用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Ι、II、III)试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三套试题的题型,观察其命题题型特点;然后依据构建的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题目进行知识内容、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水平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教学和高考试题命制提出建议。研究表明:(1)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内容标准基本一致。(2)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命制重视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3)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在学业量水平上主要考查水平3和水平4,符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高考命题要求。(4)从学业质量水平上看,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卷I比卷II、III对学生的要求更高。研究的创新点:(1)本研究构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试题分析框架,为试题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新方法。(2)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及建议为以后的教师教学和试题命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信念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信念会通过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相应的教学行为,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教师对教学所持有的的观点和想法不同,其外在表现就会不同。可见,教师个人所持有的教学信念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研究教师个体对于认知、信念的产生及发展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两位初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教
劳动教育以其实践性特征为学生认知发展、品德培养、行为塑造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四育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应用、实践平台,因此劳动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伊始便承担着实践育人的重大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成为新时代小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关键途径。然当前小学生劳动素养缺失,家庭中劳动意识涣散,学校中劳动教育边缘化等问题导致小学劳动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功能难发挥。因此,新时代在小学中推进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相继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尤其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甚为重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过程能否扎实落地是人居环境提升与否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必要前提。从2017年全面推进的农村“厕所革命”到2020年,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基本落实该项政策,有成效也有认同,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也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化学核心素养重要的内容维度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献表明,学者们聚焦模型认知水平测查、建模教学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展模型认知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突破模型认知研究课题的关键点。因此,论文通过探查高中生模型观念对其模型认知水平的影响,以期对学生模型认知能力培养提出建议。该研究首先梳理与述评模型观念相关文献和研究,界定模型观念的内涵,从模型观念的内涵出发,以
由于以往基建会计制度独立于单位会计制度,其属于传统专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一种。近年来,随国家财政制度不断深化,当前财务人员主要面临会计信息难以完整反映真实情况、会计要素与现行会计准则矛盾突出等多种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医院财务人员的正常工作,还限制了单位会计信息质量[1]。
期刊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78号《山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业经2020年11月10日省人民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省长林武2020年11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根据《政府投资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期刊
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风起云涌,我国的教育评价领域也今非昔比。在评价范式转变、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群体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均被列入改革的重点任务中。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参与中国教育事业的每个团体与个人都息息相关,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势必主动来探索、践行并推进改革。评价改革对教师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作为教师的一种评价语言,兼有教师语言与教育评价双重特性,具有客观性、激励性、启发性、即时性、艺术性等特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既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过程,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
在外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英语写作的准确性。在外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反馈也是过程教学法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提高学习者的写作准确性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支持“反馈有效论”,他们认为教师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性帮助很大。然而,已有相关研究对于何种反馈方式更有效,以及反馈方式是否与英语写作中不同错误类型的纠正以及学习者的外语能力水平存在关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之一,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献表明,学者们仅关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教学实践研究、评价研究、现状调查等,鲜少有人研究教科书中该素养的呈现情况。该研究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出发,构建教科书内容分析框架,依据课程标准,对人教、鲁科版教科书知识内容呈现、知识水平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