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县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新年伊始,教育部提出了“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探讨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以山西省大同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的现状为个案,通过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预期目标对照,对其效能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偏低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的对策,以期能够丰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能。从而为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的教育事业以及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本章阐述了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的必要性。首先对论文中所涉及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能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的现实要求。  第二章:从山西省对大同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研的情况入手,对调查问卷的各项内容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对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偏低的原因从教师个人、教师所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为下面进行对策思考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针对山西省大同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能偏低的原因,对今后大同县以及与山西省大同县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相近的其他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如何提高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高校中层领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方针的实践者,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们是高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优秀中层领导应具有什么样的胜
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力量,他们要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其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