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老关系迈入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取得一系列的进展,基础设施的投资合作一直也是重中之重。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下,许多中国基建企业参与到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之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蓬勃发展,老挝中资基建企业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老挝实现2030议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中出现了一些失败案例,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背道而驰。同时,中资基建企业在老挝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所以,为了中资基建企业能更好地扎根老挝市场,实现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共同稳定和谐发展,我们需要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基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论文立足于老挝中资基建企业,从微观层面研究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本文在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界定清楚相关概念并提出老挝中资基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并对老挝基础设施现状、中资企业在老挝的发展情况和老挝中资基建企业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根据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老挝中资基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需要,综合文献和专家咨询,构建起基于经济表现、社会表现、环境表现、企业治理和技术表现五个维度的老挝中资基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22个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释义。随后,将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到老挝中资基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运用AHP确定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等级,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完整、易懂、精确的特性,也拓展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范围。最后,论文以云南建投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向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咨询,将问卷结果输入yaahp软件后,首先得到各指标权重,并且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排序为:环境表现>社会表现>经济表现>企业治理>技术表现。随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的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较强,并针对得分较低的指标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企业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帮助,也希望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为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的拓展,在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