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发源于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从现实角度来说,二十世纪初期,进入了现代性之后,整个欧洲处于剧烈的文化、艺术、思维的动荡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在这股思潮下,艺术领域的达达主义坚持马修·阿诺德意义上的“非利士人”是催生一战的罪魁祸首,它是一种决绝的反艺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现实主义则将达达主义这种颠覆性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探索被艺术家遗忘的无意识领域。而当超现实主义传入中国之时,中国却面临着自己的国情。新文化运动以后,西学陆续传入中国。但是由于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超现实主义并未引起中国艺术家的重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尤其是85美术新潮运动的影响,中国艺术届发生剧烈的动荡,对艺术创作主题和形式的改革声音逐渐加大,此时艺术家开始逐渐抛弃过往的宏大叙事,转而聚焦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此时的艺术作品只能说是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并不算是真正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在当今中国,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的需求发生剧烈变化,艺术领域也面临着类似的艺术探索。一方面艺术家想摆脱以前的写实画法,另一方面正苦于中国油画难以真正迈入现代性的问题。较多艺术作品虽然宣称具有现代意识,但其表现内容却浮于表面。在此之中,超现实主义绘画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卓有成效的探索成果之一。本文的论述从超现实主义理论入手,旨在探索这一艺术形式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介绍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艺术领域的超现实主义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和有机超现实主义、无机超现实主义两个主要的艺术分支;第二部分为超现实主义油画创作情感表达的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创作情感有哪些以及这种情感的三种构建模式:潜意识绘画、偏执狂批判和错位重构,第二部分为创作情感的背景介绍,分为文化背景和理性、非理性的情感结合;第三部分为超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情感表达分析,对于国外的画家选取了达利和马格利特作为分析对象,国内选取了当代著名画家徐芒耀进行分析,在这之后,结合自我创作进行了情感表达的学术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超现实主义绘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艺术领域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当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不光在过去曾对艺术界产生过重大震动,也必然在将来继续影响着中国油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