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河谷危石风洞试验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江上游河谷地区地处岷山—龙门山南北构造带的西侧,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复杂多变。因此气流经过研究区,会显著改变近地层流动风的风速垂直分布和湍流结构,形成独特的峡谷风、越山风。“5.12”大地震后,研究区内山体震裂松散,大量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松散碎屑物残留于坡表,在强风作用下极易失稳,形成“风吹石”地质灾害。作者在对岷江河谷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河谷模型及滚石模型风洞试验,同时配合先进的粒子成像技术,研究了岷江河谷风速分布规律、不对称河谷内流场结构、风载作用下滚石表面受力情况以及启动方式。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岷江河谷主要受来自印度洋暖湿的西南季风环流影响。深切河谷内由于地形热力因素,在盛行季风以下又形成大型的山谷风局地环流。气流受深切河谷地形的挟持导向,风向大致与河谷走向一致。(2)转折端处为河谷风速的最大值位置,河谷内宽谷段与窄谷段比例不同,影响河谷转折端位置的高低。因此转折端为斜坡地质灾害关注的重点区域。河谷外风向与河谷走向夹夹角较小时,河谷内风速加强;反之出现风速减弱。河谷非对称度影响河谷两岸各高程风速的对称分布。当为不对称河谷时,两岸风速发生分异,陡岸风速略大于缓岸。(3)深切河谷风速的垂直分布规律为:①风速自下而上并非呈对数或指数型增长趋势。在山腰位置出现最大值。②河谷中狭管效应在高程上有所差异。底层的狭管效应最显著,其次是转折端,上层狭管效应较微弱。③底层气流受河谷挟持作用基本顺河谷平直前行,随河谷高程的增加,地形的挟持作用在减弱。④来流方向与河谷走向大角度相交,河谷模型背风侧陡坡将出现气流分离与再附现象,并产生回流涡旋。两侧出现明显的风速差异。(4)危石的失稳模型分为滑移式、倾倒式和滚落式。方柱状危石为滑移式失稳。长柱状危石为倾倒式失稳。由于危石与母岩的位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顺向倾倒式和侧向倾倒式。椭球体危石为滚落式失稳。(5)依据现场调查和试验成果,指出岷江河谷“风吹石”灾害典型河谷段的重点防治部,提出了研究区“风吹石”灾害的防治原则,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根据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情况灵活地采用切实有用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迅猛推进的当代,消费者对商品交易的即时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便应运而生。为了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新需求,越来越多的销售企业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采用“互联网+传统零售”双渠道的新型营销模式。而层级式分销库存(虚拟仓)结构系统是支撑该双渠道模式的关键,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学术界、企业等方面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已有的关于层级式分销库存结构系统的研究发现,
日前,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协会、北京蓝海易通咨询公司共同主办“疫情过后乡村观光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线上视频培训活动,已举办三期,累计受众71.3万人
期刊
熔丝沉积成型技术(FDM)是一种增材技术,通过对材料加热到熔融状态进行三维建模的一种快速加工技术。该技术有利于把三维设计转化成实体,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但是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国土面积中近三分之二为山区,在山区进行工程活动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滑坡等地质灾害。目前防治滑坡的有效措施主要还是采用
传统的液压测试台多以电机作为动力,液压元件测试与发动机割裂开来。发动机测试需要单独设置测试台,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无法测试发动机与液压元件的性能匹配情况。本文探讨发动
微纳加工高精度的定位通常是由高精度的光栅位移传感器实现,作为闭环控制控制系统中实现位置实时校正的核心部件,光栅位移传感器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光栅位移传感器可分为
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旨在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教师惩戒权订立规矩.rn教育界要求出台惩戒规则的声音由来已久.新时代师德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