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类材料脉冲激光点蚀分离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的生产对超薄晶片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在当前的制造工艺过程中,切割工序会造成晶体材料50%的浪费率。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并切割出超薄的晶片,探究了利用激光切片工艺来代替机械加工工艺的晶片切片新途径。激光加工比机械加工具有优势,因为它是非接触式工艺,能够减少传统机械加工带来的机器振动和工具磨损,同时,激光加工形成的热影响区非常小,能够满足超薄晶片的加工要求。激光切片方法主要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将激光聚焦在基体的特定深度,定义激光扫描路径,形成扫描标记,进而在该平面中连接单条激光加工线,形成改性层。第二步是从该改性层开始将晶体分为两部分,实现晶片剥离。为了降低实验成本,本文通过激光单点仿真、玻璃改性层形成实验与剥离实验研究了玻璃的纳秒激光分离方法。基于传热学理论和热弹性力学理论,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构建了单脉冲激光热传导模型,利用FORTRAN子程序接口建立体热源模型,完成了单点标记的温度场仿真,对应单点烧蚀实验中的改性层厚度,误差约为7.5%,验证了单点标记的温度场仿真模型是可靠的。单脉冲激光形成的应力场分析显示在聚焦深度处会形成拉应力,相邻的上下范围则形成压应力,最大压应力达到278Mpa,最大拉应力达到49.1Mpa,应力场仿真结果证明了激光产生材料改性层有助于切片材料后续的剥离工艺。在激光功率、点间距、重复打点次数等不同的激光参数下,通过实验研究在玻璃内部加工单条直线路径形成的材料损伤特性,实验结果确定出产生合格改性层的激光加工参数范围。对于不同的激光脉冲能量,需要对应限制点间距和重复次数的值。选择有机玻璃和高硼硅玻璃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玻璃的分离表面均在改性层内扩展,激光加工出的改性层厚度越小,形成的分离表面粗糙度越小。其中,高硼硅玻璃剥离后,分离表面的粗糙度达到了 3.9μm左右,远远小于普通线锯切割出的材料表面粗糙度,证明了使用激光进行脆性材料的切片加工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
表面组装技术(SMT)是电子组装领域综合性工程科学技术,全世界的电子产品硬件装配均以SMT作为核心工艺。SMT工艺对焊接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围绕着材料绿色无铅化、提高焊点可靠性和降低材料成本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本文通过研究添加稀土Ce对低银Sn0.3Ag0.7Cu系合金的显微组织、合金物理性能和焊点可靠性能的影响,欲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合金。采用超音速气体雾化法研究了雾化压力对Sn0.3Ag0.7Cu
近几十年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因其成本低、质量轻、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OFET已经用于低功耗驱动电路、电子纸、射频标签以及传感器领域。目前OFET迁移率仍然较低,因此,提高OFET性能对OFET的实际应用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图形化衬底对OFET性能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图形化衬底制备过程中前烘,显影以及刻蚀的工艺参数。其次,研究了衬底温度对OFET性能的影响,
伴随新型有机材料的逐步发现和制作工艺的逐渐改进,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已经开始其迅猛的发展。OFET因为其具有柔性、低成本、可大面积制作的优点已经在柔性显示、有机传感器、分布便携式设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溶液法作为制备OFET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方便、对制备设备要求低的优点,对该方法的优化将会有力推动OFET的发展。首先,本文探索了多种溶液制作方式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选用提拉、涂
微光探测中的像增强器由光阴极、微通道板MCP(Micro channel plate)及荧光屏3部分组成。本文聚焦像增强器中的MCP电子清刷和光阴极门控电源2个关键部分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MCP是用玻璃制成的电子倍增器件,有大量微孔,在制作过程中会吸附大量气体,所以需要进行烘烤除气和电子清刷除气。为了对MCP所有微孔进行均匀电子清刷操作,需要有均匀面电子源提供输入电子,其中热电子发射作为一种电子
无线紫外光(Ultraviolet,UV)通信通过大气粒子散射传输信息,具有非直视、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无人机集群飞行可以提高集群的整体效率,将无人机集群飞行和紫外光通信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紫外光通信的优势,使集群间通信更加安全可靠。研究无线紫外光网络拓扑容错对无人机集群飞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无人机网络通信链路能否快速恢复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连通性能。本文着重研究无线紫外光通信网络拓扑的容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移动通信、环境监测、物体成像与检测、航空航天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THz科学与技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缺少相对廉价的、快速响应、高灵敏度的室温THz波探测器制约THz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高灵敏度的室温THz波探测器,本项目组己研制了基于等离子体与THz波相互作用的THz波探测器。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数据需要在网络上传输,人们在尽情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敏感信息不断泄露的困扰。为了防止大量敏感信息的泄露,需要在数据信息共享之前对其加密,由此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与安全性。基于属性的加密(ABE),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困扰。密文策略基于属性的加密中,数据拥有者将访问控制结构嵌入在密文中,只有数据使用者私钥中的属性满足访问结构才能解密密文获取到消息
随着雷达系统工作场合的复杂化、多样化及其对战场感知要求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雷达分辨力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由于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无法同时大范围提供宽的时域持续时间和大的带宽,因此具备脉冲压缩性能的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modulated,LFM)信号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雷达系统中。为了满足雷达系统对大时宽带宽积(Time-bandwidthproduct,TBWP)LFM信号的要求
高压超快(纳秒、亚纳秒、皮秒)电脉冲是诸多高新技术领域(雷达、大电流点火、加速器、THz技术等)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属于国家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光电导开关将超快光学和半导体器件技术相结合,解决了这一难题。传统的光电导开关是由光电半导体芯片结合超快脉冲激光器构成的,已在国际上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等高耗资领域中得到应用。然而,作为光电导开关的触发光源是各种固态脉冲激光器,不仅体
研制高辐射能量、微型的太赫兹源一直以来都是太赫兹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现阶段产生太赫兹波的方式很多,使用半绝缘砷化镓光电导开关作为太赫兹辐射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半绝缘砷化镓光电导开关工作在线性模式时,辐射的太赫兹波能量较低。半绝缘砷化镓光电导开关工作在雪崩倍增模式时,输出的电脉冲容量远大于线性工作模式,可极大地提高电磁波的辐射强度。本文研究半绝缘砷化镓光电导开关的雪崩倍增工作模式,拟以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