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化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动态难度作为研究对象。动态难度是课程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难度又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动态难度的研究,对进一步发展课程理论、研究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化学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概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对化学概念的动态难度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对“氧化还原反应”课程设计与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文献和理论研究,从过程复杂性和过程受阻性两个动态维度形成了对动态难度的基本认识,建立了研究的基本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出发求证了对动态难度的理论认识;通过调查研究,探求了教师由于其教学知识和经验而对动态难度的把握。再得出研究结论之后,阐明研究启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证方法,形成了以下六点对化学概念动态难度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概念的动态难度的基本认识:(1)过程复杂性和过程受阻性是影响概念课程难度的核心动态维度;(2)全面把握概念动态难度必须根据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开展研究;(3)静态难度在学生、教师以及动态难度之间发挥的重要中介作用,它对动态难度的影响,离不开学生和教师对概念的学习和教学;(4)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概念的性质差异使得动态难度存在差异;(5)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概念动态难度产生有影响;(6)学生的已有认识能力是决定“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概念动态难度的关键。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方法;第二章阐述通过理论研究建立的研究模型;第三章阐述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开展的实验研究方法、过程与结果;第四章阐述从教师的教的角度开展的调查研究的方法、过程与结果;最后一章陈述研究结论,阐述研究启示,指出研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