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调系统是重要的用电大户,也是造成电网峰谷负荷差的主要原因。冰蓄冷空调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它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使制冷机运行制冷,利用蓄冷介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将冷量释放出来。因此已经成为实现电网移峰填谷和节省运行费用的很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为缓解城市电网压力,推行峰谷电价,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现有的冰蓄冷系统多数以主机优先方式运行,往往由于运行管理水平的限制,没能实现能量的消耗和运行费用的最低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主使用冰蓄冷空调的积极性。预测控制(优化控制)是冰蓄冷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从而在满足建筑物供冷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运行费用。精确的负荷预测是优化控制的基础,是合理分配制冷机供冷与融冰供冷来满足负荷的基础与前提。 如何在非设计条件下使系统经济合理地运行,是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棘手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是提高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负荷预测恰恰是关键,它可以用于为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人员确定合理的开、关制冷主机台数,提高调节的预见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负荷预测进行相关研究。 首先,对上海某科技馆冰蓄冷空调工程进行了实验测定,证实了该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同时采集了大量数据,并作了相关的技术分析,为后续的负荷预测模型提供了样本数据。 其次,系统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并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BP算法用数学形式予以详细描述,为负荷预测模型的软件实现奠定了基础。 另外,空调系统负荷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动态性、时变性、多扰量性、不确定性等随机特性的非线性模型。本文针对空调负荷的特性,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和功能,设计了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较切合实际的提前1小时预测的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 最后,采用自己编写的简化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神经网络程序,在实验测定的样本数据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该空调系统负荷进行预测,其负荷预测的精度、预测程序的实现过程和运算速度是符合负荷预测实际要求的。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在湿H2S介质中易产生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局部腐蚀主要以应力腐蚀开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简称SCC)为主。所谓应力腐蚀开裂是指材料在一定的应力和特定的腐
随着“热量须要计量”和“一户一表”的提出,热量表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热量表的检定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热量表中流量传感器的检定还是在冷水条件下进行的,因为流量传感器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其测量机构(机芯)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从而导致在不同的水温下它的测量误差也不同。针对静态质量法流量标准装置精度高、检定效率低的特点和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结构简单、检定效率高的特点,本装置采用水塔稳压法,
光弹分析中模型制作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制作模具浇注基本模型,再辅以手工、机加工修整。不仅需要很高的模具费用,还要解决许多铸型工艺问题,而且延长了实验周期,更重要的是传统方法制作复杂的光弹模型时不得不省略某些复杂的局部特征,导致在应力分析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失真现象。快速成型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自动化制作任意复杂的模型成为可能,而这项新技术所采用的成型材料之一——光敏树脂,与传统光弹材料环氧树脂的主要成
触觉替代视觉技术将本该由眼睛获取处理的环境信息,通过图像传感器,经处理转换以物理刺激的方式作用于皮肤激发触觉,最终使视觉信息通过触觉通道在头脑中重组、重现。Braille盲
当今世界因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短缺,我国对煤的消费较大,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生物质是清洁可持续能源,近年来它受到了能源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被视为化石燃料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我国生物质品种丰富、资源量大,可以用生物质代替相当一部分化石燃料。造纸黑液属于类生物质,它具有生物质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COD高、碱度大、有机物含量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
空间飞行器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受极为恶劣的环境,为了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和机载设备的正常运转,常常需要对机载仪器、部件和蒙皮采用一定的保温和隔热措施,尽可能地降低航天器
火电厂燃煤产生的NOx的排放日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内外开发了许多控制NOx排放的技术,其中燃料再燃是一种很有效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对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