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乾、嘉年间可谓是学术研究获得大丰收的时代,《四库全书》的完成,朴学的迅速发展,训诂学、考据学的兴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术风气的大跨越。学术之风盛行,对书法艺术特别是碑学理论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清代书法艺术上承丰厚帖学传统,加之接触大量的金石碑版,得以造就此时期灿烂的书法艺术成就。翁方纲作为乾嘉时期金石学领域的执牛耳者,他的书学思想便是在此丰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翁方纲对金石学研究有着近乎狂热的热情,通过大量的探访、研究金石碑版,编纂了丰厚的金石学著作。随着对金石碑版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古为尚的思想逐渐成为翁方纲的思想主流。翁方纲在书法上成绩斐然,同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一道被称为清代“帖学四大家”共享时誉。另外在康、乾年间,帝王的推崇让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成为书坛主流,读书人为了增加科试成功率而大量临习赵、董,官员为了投皇帝之所好而学习赵、董,一时间朝中上下遒媚书风当道,进而导致了帖学的衰落。翁方纲在这时以敏锐的眼光主张学习汉碑,反对遒媚书风。翁方纲作为帖学书家能够以金石学家独到眼光看到帖学书法的局限性,主张学书要以唐代碑刻为主,改变清初一味追求赵、董的帖学之风。翁方纲对于书家学养的高度重视、在金石学领域的无上成就,以及在乾、嘉时期由帖学向碑学转变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有力的文献资料对翁方纲的书学成就以及书学思想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