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转化的状况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数以千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河南省农业的强大技术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已转化的科技成果效益并不好,已构成了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河南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重大措施。
本文运用系统的经济学思想和方法,深入地探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总结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项总体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尽管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河南省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推广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成果价值难以实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各自为政等诸多矛盾。本文在对河南省农业科研体系和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主要是科技成果自身存在的特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吸收对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这三个方面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分析国外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如美国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法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日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三位一体”模式等,和国内几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如官产学合作模式,技术示范园型模式,农民合作组织模式等,并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对策。
最后,本文认为,只有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改善农业外部环境条件;实施全方位改革创新,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转变政府职能,扩大资金投入,才能全面提高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