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加氢产物分离过程中的缩醛反应的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羟基化合物如乙二醇(EG)、丙二醇(PG)等,是重要的基本化工有机原料,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聚酯、润滑剂、增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用途十分广泛。类乙二醇、丙二醇这样的多羟基化合物,由于它们的高沸点和亲水性,直接从水溶液中分离很困难而且成本较高,目前国外有研究采用单独的或混合的二元醇溶液与乙醛生成缩醛的可逆反应,从而得到纯的PG和EG的一种反应精馏(RD)方法。RD的优势在于简便,减少操作成本,通过可逆反应提高产品的选择性和纯度。本文分别考察了732、D072和NCK-9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丙二醇-乙醛体系和乙二醇-乙醛体系缩醛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催化剂筛选。对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样品,进行深入的催化剂性能评价,并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缩醛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072对缩醛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乙醛和1,2-丙二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可逆缩醛反应生成2,4-二甲基-1,3-二氧戊环,同时对催化剂催化缩醛反应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再生可循环使用5次。在适宜的条件下1,2-丙二醇的转化率可能达到87%。在此基础上得测得反应反应的活化能Ea=17.06kJ/mol速率常数k0=29.68min-1。同时对催化剂催化缩醛反应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再生可循环使用4次。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乙二醇的转化率可能达到70.1%。测得反应的活化能为Ea为46.92kJ/mol,反应速率常数的指前因子k0为27.45min-1。
其他文献
从现阶段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社会环境出发,通过对家纺花样设计的题材选择、时代价值体现,以及与消费者审美相适应性的论述,引发人们对家纺花样人情化设计的思考;并以设计实践为
空间批评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文化地理学、文化研究等理论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它将研究的中心由过去对文本中“时间”的关注转向“空间”,注重考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中国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雀鹰、大蔫、秃鹰、灰脸焉鹰4种鸟类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并测定出1086bp的碱基序列,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10.31%~16.57%之间.DNA一级序列
多巴丝肼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剂型主要有普通片剂和胶囊。本课题的目标是得到一种新剂型多巴丝肼药物,探索其最佳制剂处方及工艺,为工业化
闭合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辅料,在服装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服装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服装闭合材料的功能和角色逐渐延伸改变。通过对闭合材料的起源、发展及应用实例
列举分析了东、西方各个时期褶皱在服装中的设计运用及审美特点,探讨了历史文化背景、流行主题及服装风格对褶皱变化的影响,并对当前流行女装的褶皱设计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超细药物颗粒具有许多常规药物颗粒不具备的优点。本课题研究内容为药物萘普生超细颗粒的制备。萘普生是非甾体消炎药物中重要的一种,占据非甾体抗炎药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其
本论文探讨了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之师徒结对、赛课打造、教学反思等三方面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拟从教研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目的 总结天疱疮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161例天疱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诱因和加重因素为不规则使用激素和精神因素,抗Dsg1/3的阳性率为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