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法治疗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法在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活动性及疼痛程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优势所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并用统计软件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疗法对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⑴疗效方面,经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ASAS2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ASAS2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62.5%,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后两组患者BASDAI、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BASDAI、BASF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⑶VAS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的总体VAS疼痛评分、背部疼痛VAS评分及晨僵VAS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VAS评分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⑷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的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证候积分对比,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⑸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的ESR、CRP均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ESR、CRP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骶部疼痛、晨僵及脊柱功能,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的对照组。2.补肾祛风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的对照组,说明临床安全性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当归拈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的C反应蛋白、血沉、血尿酸、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即刻止
目的:本课题以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中药烫疗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种疗效可靠、简便易行的临床疗法。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广西骨伤医院骨科接诊并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予中药烫疗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对
目的:观察宁心复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宁心复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提供循证依据,以便临床推广使用。方法:选取老年患者中符合气阴两虚型的功能型便秘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宁心复脉饮(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药厂统一煎制,规格30ml×6支),每日2次,每次30ml,早、晚餐前温服;对照组予复方聚
目的:本课题旨在测量黄韧带的Smads家族蛋白表达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黄韧带的组织形态,揭示肝肾亏虚与腰椎黄韧带退变间的联系,以及腰椎黄韧带Smads蛋白表达量与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探讨肝肾亏虚体质在腰椎黄韧带退变的作用机制,将为腰椎黄韧带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将来更好使用祖国医学对脊柱退行性疾病进行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且行手术治疗,术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血管活性肽(VIP)与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分析VIP、SP表达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辨证分型寻求客观指标与依据。方法:临床收集2020年0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选取临床辨证分型为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
目的:一贯煎最早记载于《续名医类案》,是魏之琇临证思想的结晶,在现代广泛被运用于肝病的治疗。通过对一贯煎的组方思想进行探讨,并结合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一贯煎治疗肝病的医案临床症状、体征、方药加减等项集进行挖掘,针对其病机、主证、方证规律开展分析研究,探析一贯煎组方思想及其在肝病防治中的的证治规律,为临床应用一贯煎治疗肝病提供客观依据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读秀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的:量化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进入椎间孔不同区域的角度和旁开距离以及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的参数。从多个参数共同分析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与针刀入路的关联性,总结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因其解剖学特征差异对针刀入路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刀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案和适用类型范围,为临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撑。方法:选取52套(男27,女25)成人干燥椎体骨骼标本,标本
目的:分析不同散光程度的近视儿童调节功能的临床特征,探讨散光与调节及近视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及视光中心首次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低度近视儿童93例(186眼)。根据其首诊时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验光后散光程度分为非散光组38例(DC=0或DC<0.50D),轻度散光组29例(0.50D≤DC<1.25D),中度散光组26例(1.25D≤DC<3.00D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锌指蛋白304基因(Zinc finger protein 304,ZNF30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中医证候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对照样本793例。根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辨证。运用Massarray技术对ZNF304基因多态性位点rs7250521、rs35686
目的:通过观察桂枝附子汤联合隔姜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20mg/次,1次/日,痛时加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附子汤联合隔姜灸,总疗程均为8周。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