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46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肢体(上肢、下肢)、栓塞部位、缺血时间、缺血程度、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本组男210例,女136例,年龄13~98岁,平均年龄63.51±13.90岁;上肢动脉栓塞56例,下肢动脉栓塞290例;栓子来源有:心源性301例,血管源性33例,原因不明1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h~14d,其中>8h的302例,≤8h的44例;缺血分级Ⅰ级17例,Ⅱa级69例,Ⅱb级221例,Ⅲ级39例。Fogarty导管取栓280例,介入溶栓19例,保守治疗47例;成功保肢294例(84.97%),截肢39例(11.27%),死亡13例(3.76%)。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缺血时间、缺血分级、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P<0.05)。
结论: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经积极Fogarty导管取栓可取得良好疗效。缺血时间、缺血分级、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与预后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肢体、栓塞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