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F理论的残疾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残疾儿童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因生理的特殊性,倍受社会关爱。如何改善残疾儿童因生理因素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使其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儿童游乐设施设计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儿童的社交、娱乐需求。为此,本文试图借助游乐设施的设计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社交平台,结合儿童自身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引入CMF(Color、Material、Finishing)设计理论,探索并设计出可满足残疾儿童社交、娱乐需求的无障碍游乐设施;本文以儿童转椅为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可供其他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期望该研究能为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为无障碍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儿童在成长各个阶段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研究。选取3-6岁的肢体残疾儿童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残疾儿童的心理、行为差异性分析,总结出残疾儿童的心里行为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心理及社交需求分析,包括内心自我认同的构建、外在娱乐社交的建立等,为本文儿童游乐设施设计明确了设计方向。2.对儿童游乐设施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按游乐设施的功能划分对现有游乐设施进行了分类,包括功能型游乐设施和去功能型游乐设施等;其次,有针对性的对现有游乐设施在色彩、材料、表面加工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提出残疾儿童游乐设施的设计需求,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CMF理论研究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通过对CMF构成元素,即: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结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得出CMF理论在儿童游乐设施设计中的价值,包括:色彩的心理治疗价值、材料的健康价值等,从而为本文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4.基于CMF理论的残疾儿童游乐设施设计。根据对残疾儿童的心理需求及CMF理论的研究进行设计实践,包括对使用场景的定位、目标人群定位、色彩定位、材料定位、表面处理工艺定位、空间设计分析等;在该部分设计实践中,本文以转椅为例进行多个方案的草图设计,同时结合残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最终设计出较合理的可供残疾儿童使用的游乐设施,并对设计模型图进行展示和说明。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人力成本的增加,企业开始多方寻求减员增效之道,在渠道建设方面,B2B、B2C电子商务模式开始在各行业被广泛应用。本论文以中国移动福建
本文以小麦面筋蛋白(WG)为研究对象,研究蛋白酶限制性酶解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交联复合改性对小麦面筋蛋白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改性前后小麦面筋蛋白结构变化,分析了碱性蛋白
领导排斥行为的产生是领导者个人因素、下属个人因素及组织环境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导排斥行为的危害在于:领导形象难以塑造,容易失去民心;影响组织积极氛围建设,导致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生命真实",而西方绘画则遵循"科学真实",两种真实都是对于生命与自然的理解。东西方在哲学、文化等等方面,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作为生存在自然世界的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合作中开启心智,激活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平时听课过程中审视其他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却渐渐发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也出现了流于形式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