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缺血引发的组织损伤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等。组织缺血最初会造成组织供血不足,伴随物质及能量代谢的不平衡,最终造成了组织的损伤。对于缺血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策略是恢复供血,包括血液再灌注以及血管网络的重新建立。然而,再灌注会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理十分复杂,其中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再灌注造成的氧自由基爆发,主要包括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缺血引发的组织损伤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等。组织缺血最初会造成组织供血不足,伴随物质及能量代谢的不平衡,最终造成了组织的损伤。对于缺血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策略是恢复供血,包括血液再灌注以及血管网络的重新建立。然而,再灌注会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理十分复杂,其中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再灌注造成的氧自由基爆发,主要包括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因而,针对线粒体活性氧爆发,发展新的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策略尤为重要。本论文利用一种人源的可以自我组装的蛋白纳米载体--铁蛋白纳米笼(FTn),仿生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铁蛋白纳米笼的纳米酶,来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结合铁蛋白自身靶向缺氧组织和高的组织渗透能力的特点,通过全身递送和局部粘附两种方式,探索其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纳米酶是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材料。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纳米酶可以模拟天然抗氧化酶,有效的清除机体的活性氧。TPP是一种亲脂性阳离子化合物,之前的研究表明其可以在电负性的线粒体上富集,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配体的线粒体靶向。本论文设计了一种TPP修饰的纳米酶,利用TPP靶向线粒体的同时,利用纳米酶的类酶活性清除线粒体活性氧。首先,我们利用FTn内部空腔合成了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Mn O2纳米酶,同时将TPP修饰在FTn外部以实现线粒体的靶向。与单独的纳米酶(Mn O2-Fenozyme)相比,偶联TPP的纳米酶(Mito-Fenozyme)可以实现溶酶体逃逸,有效的靶向线粒体,并清除线粒体活性氧。进而,我们在体外,利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证实Mito-Fenozyme可以显著提高线粒体DNA拷贝数及ATP的产生,有效的缓解了氧化应激造成的线粒体损伤。另外,我们研究发现,缺血组织的缺氧状态会导致铁蛋白的受体(TIM-2)高表达,因此,铁蛋白纳米酶自身就具有靶向缺血组织的特性,我们也通过尾静脉注射荧光标记的铁蛋白,利用小动物成像证明了铁蛋白在缺血再灌注心脏上的富集能够显著提高。随后,我们也利用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Mito-Fenozyme经尾静脉给药,考察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超声波心动扫描结果显示,Mito-Fenozyme可以有效的恢复心脏功能。病理切片结果分析,与对照相比,Mito-Fenozyme治疗组小鼠心脏梗死区血管壁厚度及梗死面积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儿茶酚功能化的仿贻贝水凝胶对组织有很好的黏附效果,近年来作为粘附性水凝胶也被用于再生医学上。因此,我们探索能否利用心脏补片技术实现线粒体靶向纳米酶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的局部原位治疗。我们将上述具有线粒体靶向能力的纳米酶包覆在透明质酸-儿茶酚胺水凝胶中,制备了心脏补片(Mitofegel)。将心脏补片局部移植到心脏损伤部位,结果显示心脏补片可以在心脏长时间的驻留。我们发现,Mitofegel可以实现线粒体靶向纳米酶的有效缓慢释放,并渗透到心脏组织内。通过TTC和Evans blue双染色考察Mitofegel处理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Mitofegel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脏梗死区面积。与手术组相比,超声波心动扫描及病理组织切片均显示Mitofegel可以有效的恢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脏功能。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显示铁蛋白纳米笼是一种良好的蛋白纳米载体,通过按需设计,可以清除线粒体活性氧,保护线粒体功能,为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关注图像分解问题,提出了两个非利普希茨(non-Lipschitz)下卷积(infimal convolution,IC)分解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了一些图像处理问题当中,如图像分割、卡通-纹理分解和Retinex问题。我们的贡献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的两个工作:第二章,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非利普希茨分解模型的两阶段图像分割方法。目前,对像素不均匀的图像进行多区域分割依然是图像处理中一个比较大
试验是人们了解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它在工业、农业、工程及科学的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试验主要分为两类:实体试验与计算机试验.实体试验是在农田、工厂或实验室进行的,通过试验员亲手操作、现场观测来完成,而计算机试验是通过复杂的计算机代码来实现的.试验设计是试验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通过合理地控制变量的取值来实现统计分析中的某些优良性质.本学位论文旨在对试验设计的某些新课题展开研
背景和目标:肺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尽管近年在研究和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研究表明,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被其配体T0901317(T317)激活后,能促进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LXR同时激活脂质合成基因表达,导致肝脏脂质过度合成和积累,造成脂肪肝及
试验在工业、农业、工程和科学等领域无处不在。总的来说,试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实体试验和计算机试验。在实体试验中,科学家进行实验室试验或进行现场观察。由于实体试验中总是存在随机误差,对于相同的输入变量试验人员可能获得不同的输出响应。随机误差的存在会增加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复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体试验往往遵循以下三个基本设计原则,即随机化、重复和分区组。当实体试验的成本很高、耗时很长,或者在实际环境
缺失数据在工农业生产,药物研发,流行病学,人口普查,民意测验等领域普遍存在.数据缺失会导致获得的样本信息减少,降低模型效率,增加模型复杂度,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依据不同的缺失机制,缺失数据被分为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三种.前两种缺失机制与缺失数据本身无关,一般称为可忽略缺失,而最后一种缺失机制与缺失数据有关,称为不可忽略缺失.在不可忽略缺失数据情形下,参数可识别问题往往给估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飞机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现代飞机在商业,民用和军事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这对飞机的机动性,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姿态控制系统是飞机的关键部件,并且在飞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姿态控制的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飞机是一个复杂且高度非线性的系统,但是传统的控制方法无法满足现代飞机的控制精度。为了提高飞机姿态控制的准确性,本文将抗扰控制,滑模控制和反
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为环境和临床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感染、尿路交叉感染等疾病。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该类细菌所引发的感染,但也使得耐药细菌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本实验室前期从南美白对虾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携带有两个内源质粒的变形杆菌(Proteus),后经本研究鉴定为普通变形杆菌。本研究将该普通变形杆菌命名为P3M并
随着计算机性能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工业生产、生物医学及现代计量经济学等诸多领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且高维的数据.为了挖掘潜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比如研究某些因素对我们感兴趣变量的影响,我们常常会借助各种回归模型建立起相关因素之间的桥梁,然后基于假定的模型去做相应的统计推断.为了便于解释相关模型的分析结果,所假定的模型需要尽量简单,这往往需要大量先验知识的参与.如果人们怀疑最初假定的模型,抑或
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与动物学、生态学密切联系,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和统计的思想与方法在动物生态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该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动物个体识别(animal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是通过检验动物个体的唯一性标志,从而判断前后两次或多次被观测的个体是否属于同一个体。在动物生态数据收集过程中,动物个体识别技术的作
随着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同时,包容控制作为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的重要研究问题,因其在危险品处理、搜救、合作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此外,二阶动态模型可以用来模拟现实中更为实际和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二阶动态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容控制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在所有智能体只能间歇性地获取其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