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确冬小麦春季氮肥后移的增产增效机理及矮壮素的抗倒、增产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于2019-2021年在山西晋中太谷山西农业大学申奉试验基地开展大田研究,研究追氮时期(返青后10 d、20 d、30 d、40 d)与起身后喷施矮壮素(100 mg·L-1、200 mg·L-1、300 mg·L-1、400 mg·L-1)对冬小麦抗倒性能、植株氮素积累运转、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冬小麦的抗倒能力,高产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冬小麦春季氮肥后移的增产增效机理及矮壮素的抗倒、增产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于2019-2021年在山西晋中太谷山西农业大学申奉试验基地开展大田研究,研究追氮时期(返青后10 d、20 d、30 d、40 d)与起身后喷施矮壮素(100 mg·L-1、200 mg·L-1、300 mg·L-1、400 mg·L-1)对冬小麦抗倒性能、植株氮素积累运转、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冬小麦的抗倒能力,高产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较返青后10、20、40 d追肥,返青后30 d显著降低了灌浆中期植株重心高度和基部第二节间长,增加了基部第二节间粗、鲜重、干重、充实度,显著提高了茎秆抗折力和抗倒指数,提高了基部第二节间出现后0-7 d、21-42 d茎秆木质素含量、酪氨酸解氨酶活性及0-21d、35-42 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花后20-30 d叶面积指数、孕穗期群体茎蘖数、可孕小穗数、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了穗数2.7%-7.4%、穗粒数2.7%-15.4%、产量5.7%-20.4%。2、起身后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了灌浆中期株高、植株重心高度及基部第二节间长,增加了第二节间粗、鲜重、干重、充实度、茎秆抗折力及抗倒指数;提高了基部第二节间出现后0-42 d茎秆木质素含量、酪氨酸解氨酶活性及0-21d、35-42 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了花后叶面积指数和返青后30 d追肥条件下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显著提高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了穗粒数3.1%-5.1%、千粒重1.4%-2.5%、产量4.0%-8.2%。3、起身后喷施矮壮素100-400 mg·L-1范围内,300 mg·L-1较其他浓度显著降低了灌浆中期株高、植株重心高度和基部第二节间长,增加了第二节间粗、鲜重、干重和充实度,显著提高了茎秆抗折力和抗倒指数,提高了基部第二节间出现后0-42 d茎秆木质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酪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了花后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提高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提高了穗数0.3%-3.5%、穗粒数0.7%-1.9%、千粒重1.3%-2.7%、产量2.8%-8.2%。4、在春季不同追氮时期配合喷施矮壮素条件下,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酪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茎秆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茎秆抗折力、茎秆木质素含量、花前氮素运转量、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总之,冬小麦在返青后30 d追肥有利于提高茎秆质量,提高拔节后茎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酪氨酸解氨酶活性,促进茎秆木质素积累,提升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提高花后叶面积指数,促进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从而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效率,且配合起身后喷施300 mg·L-1矮壮素可实现抗倒增产的目标。
其他文献
内嵌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钢框架结构是由钢框架和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通过连接件装配而成的结构,其钢框架梁柱截面宽度与内嵌组合墙体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具有“室内无外露梁柱”的优点。本文以该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抗侧性能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ANSYS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其进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的分析模型,探讨钢框架与内嵌组合墙体间连接件的设置位置及间距等对两者组合效应的影
谷子去壳后为小米。类胡萝卜素使小米呈黄色,是小米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然而小米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降解导致的褪色现象,严重影响小米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与商品价值。我们前期研究已证明LOX与小米贮藏过程中褪色特性具有相关性,且推测SiLOX4基因编码的脂肪氧化酶可能在小米褪色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SiLOX4基因的功能以及其调控小米褪色的具体分子机制,以期可为应用分子育种手段培育高品质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了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土壤缺磷,会严重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和经济产量。植物低磷适应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遗传过程,包括表型、生理生化、分子调控等。谷子耐旱、耐瘠薄,具有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特点,我们前期发现不同谷子种质资源在苗期的耐低磷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调控谷子低磷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深入挖掘谷子耐低磷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从全生
型钢混凝土(SRC)组合构件因其型钢和混凝土二者的协同作用,具有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强等优势,作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其变形性能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密切相关。课题组采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一套SRC构件的变形指标限值体系,量化了SRC构件的变形性能。但实践中发现在相同参数下SRC构件的变形指标限值有时会比RC构件更小,由此说明SRC构件的变形指标限值并不
目前我国在役的基础设施中存在大量的钢结构工程,而长期的环境载荷和工程载荷使得钢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和局部腐蚀等局部损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常用的钢结构修复方法虽然能有效提高受损钢结构的刚度强度,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改变了原结构的几何尺寸,界面容易开裂,修复效果受环境影响大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修复钢结构,可以在受损钢板表面形成激光熔覆层,熔覆层与基材结合良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当修复后
谷子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在谷子生产中,杂草是阻碍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化学除草在杂草防除中占主要地位。但是谷子对于多数除草剂比较敏感,可应用于谷田除草剂微乎其微。谷田环境友好型除草剂的开发对现代化谷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植物具有化感作用能够释放化感物质,利用化感特性来抑制杂草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化感物质的合成量少,以化感物质为母体化合物进行衍生是开发
自锚式悬索桥大多是景观桥梁,而桥塔的形式变化不大。本文以某座新颖的环形桥塔自锚式悬索桥为依托,对其施工和成桥的主要的受力特性进行研究。(1)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塔梁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和临时支撑约束条件,模拟分析计算塔梁整体顶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力学行为。分析计算表明:尽管钢结构加劲梁截面的最大应力交替变化,但其最大应力满足规范要求;考虑顶推过程中的风荷载作用,简化分析计算其横向抗倾覆具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特色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高达45%~55%,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可以在食用油、中药材、动物饲料、工业原料和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紫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一种食用油,在医疗保健、预防疾病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是备受关注的深海鱼油的替代品。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tearoyl-acy
谷田除草剂种类较少,苯磺隆属磺酰脲类低毒高效除草剂,对谷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谷子相对安全,但因其残效期较长,极易对后茬阔叶作物及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激素,可提高作物对干旱、盐渍、高温、冷害的抗性,特别是可以提高作物对除草剂的抗性,还可以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而改变土壤生态环境。探索油菜素内酯与苯磺隆复施后对杂草防效、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苯磺
3D打印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制造等领域。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对3D打印实训课程的不断改进。本文结合"赛教融合"理念,对3D打印实训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3D打印实训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研究对于促进3D打印实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