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叉上市是当今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总结了交叉上市和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案例分析了工行(本文在除标题外的正文部分将“中国工商银行”简称为工行)重组、发行上市和上市后的公司治理机制改变和业绩表现。本文认为,交叉上市能够引致工行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变迁,提高企业业绩。交叉上市在改变了公司监管环境的同时也使得国家绝对控股的工行成功实现了治理机制的变革,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提升了公司业绩。本文首先通过对交叉上市相关理论的梳理,介绍了交叉上市对公司治理以及企业业绩的影响,以此作为对工行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快速盈利状态,很多商业银行都通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业绩。本文介绍了工行在上市前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治理情况和企业业绩,作为对工行上市后公司治理机制变迁和企业业绩变化的参考。接下来本文对工行交叉上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从上市前的重组情况,上市时的股权结构,以及上市后的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的表现。其中在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中,本文从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外部治理方面,更为严格的两地监管环境带来了外部压力,最主要的就是提升了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在内部治理方面,本文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架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投资者关系和经营者激励、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五个方面去展示内部治理机制的变迁。最后本文从财务角度对工行在上市后的业绩表现进行了分析,选取了三组财务指标,分别是盈利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工行在上市后不仅提高了盈利能力,也提升了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最后本文提出结论,交叉上市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及国内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公司治理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