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个体:基于资源交换的制度理论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界、经济学界、政治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制度主义研究的一股热潮,其研究内容近乎涉及到了有关制度的方方面面。在各个学科有关制度研究中,基本上都侧重于中观或微观制度的研究,抑或制度的某一方面研究,而对制度的一般理论研究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局面,可能一方面由于各学科研究的领域不同,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往往侧重于社会中具体制度的研究,而忽略了一般理论的探讨;也可能另一方面是制度研究本身的发展历史不长,对于制度的实证研究或中层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基础不扎实,这样就无法真正建构起制度的一般理论体系。但随着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制度的一般理论研究课题就迫切需要大家的关注。 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了制度的一般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锁定在(1)制度的本质是什么?(2)制度以怎样的形式变迁的?这两个问题上。因为研究内容的限定,所以本篇论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在方法论上持个体主义观点。 在借鉴已有的各学科制度研究上,主要从制度起源和制度变迁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制度本质,并以我国古代选举(选人任官)制度的变迁历史为例来阐明制度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变迁的。通过研究,有别于认为制度是源于社会的需要,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运行的传统制度本质观,本文的结论是:制度是社会中的个体进行资源交换的规范,它源于个体资源交换,反过来又影响着个体进行资源交换,其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而无论对于一般性制度概念还是具体的制度规范,制度应该包含制度所涉及的社会成员、交换涉及的资
其他文献
面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面对城乡差距的扩大,当务之急是构建一套完整的农村支持体系。“三农”的弱势地位仍然需要市场之外的计划手段对农业、农村、农民实施支持与保
本文以武汉市杨园街的抽样调查结果为基础,研究发现社区就业岗位对求职者有一定的吸引力;经济、观念和政策是影响社区就业的重要因素;社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与社区服务业发展程度、
现如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容忽视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其与贩毒吸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案成员年龄偏低且大多为团伙作案、作案手
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工具,以其低门槛性、便捷性、即时性等技术优势得到网友青睐,成为时下最重要的信息平台之一。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微博在给传播信息观念提
城市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城农民的城市化,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问题。以进城农民个体劳动者为代表的进城农民在城市中存在各种需要,他们的需
农业科技培训是由政府提供给农户的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无偿资源,主要由农业推广部门来实施.根据政府制定的农业科技政策的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