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中潜在受害者救济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指的是出现显性损害的受害者,实际上,还应当包括潜在受害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由于个人身体素质差异、食用问题食品数量差异、食用问题食品次数差异等因素,受害者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损害后果。部分受害者食用问题食品之后,可能即时显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实际损害结果;部分受害者食用问题食品之后,可能并未即时显现损害结果,其在事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经过一段潜伏期之后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三聚氰胺”事件中许多婴儿是长期食用问题牛奶才出现肾结石的症状,此种受害者即为潜在受害者。一方面,潜在受害者以潜在损害为由最终索赔成功的案例,实务中尚处于空白。只有在个别案例中,例如,受害者食用过期、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食品的案例,即使受害者没有显性损害,部分法院仍然会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规定,判令侵权人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立法上面的缺失也是救济潜在受害者的一大障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被侵权人并不包括“潜在受害者”。而与立法缺失相对应的是食品安全事故中的潜在受害者数量庞大的现实。若不能有效救济潜在受害者,不仅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权威性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危及社会秩序。本文除了阐释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基本理论外,对潜在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受害者的救济困境进行分析,结合对域外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最后针对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的理论依据。其一,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理论基础。在明确食品安全事故和潜在受害者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差额说、客观说、规范损害说这三种典型损害概念学说,评价其各自的利弊,探究规范损害说视角下的对潜在受害者救济的正当性。其二,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理念定位。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渊源和内涵,佐证潜在受害者的救济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定位。其三,从传统社会到风险社会。本部分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分析风险社会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并对潜在受害者救济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其四,从“抽象概念”思维到“类型化”思维。分析“类型化”思维的特点及优势,阐释3种主要的类型化理论,探讨将“潜在损害”纳入“损害”范围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的现实困境。其一,潜在受害者索赔困难,主要表现为:潜在受害者难以举证证明受害结果的程度以及该受害结果与食品安全事故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受害结果与食品安全事故之间的关联鉴定复杂,现有诉讼程序难以救济潜在受害者。其二,潜在损害的法律性质尚未明确。主要表现为:法律层面上未将“潜在损害”纳入“损害”范畴,实务中法院避而不谈“潜在损害”。其三,潜在受害者知情权难以保障,主要表现为:对潜在受害者知情权的保障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环境,缺乏独立、专门的信息发布机构,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制度。其四,潜在受害者救济其他配套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法律制度不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第三部分,域外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制度考察。本部分主要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考察。主要包括六大潜在受害者救济制度:赔偿基金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法律制度、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健康检查费制度、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责任保险制度、国家救济制度。其中,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健康检查费制度是美国比较典型的潜在受害者救济制度。在从逻辑上如何划分惩罚性赔偿与责任保险的顺序问题上,美国法院的做法是优先采取惩罚性赔偿方式补偿消费者,而日本则以政府监管控制风险为主。美国的超级基金是预先设立的赔偿基金制度,而德国的“康特甘基金”则是事后设立的基金。日本和欧盟强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而美国则并不强调独立性。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强调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并且食品安全标准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借鉴域外经验,我国可以建立潜在损害健康检查费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赔偿基金制度,同时配合以已经建立的非强制食品责任保险制度,并且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法律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以从根源上解决潜在受害者的救济问题,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第四部分,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救济制度的构建。首先是食品安全事故赔偿基金制度。从立法模式、基金运作等具体制度设计着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资金管理制度,并协调好赔偿基金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关系。其次是潜在受害者健康检查费诉讼制度。在明确“潜在损害”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完善举证责任、适用条件、检查费支付方式等制度具体内容。再次是食品安全事故潜在受害者知情权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明确信息公布机构的职责、建立独立调查机构并规范调查程序、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几个方面。最后,完善潜在受害者救济其他配套制度,包括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防法律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等。
其他文献
为应对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风力发电以其可再生、清洁环保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家政策利好以及市场化建设的推动,大量资本涌入风电建设,风电装机容量与渗透率迅速提高,这加剧了与常规能源的发电竞争,同时也对电网的消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在风电高渗透率系统中因风电、火电和电网独立规划造成的投资浪费,并最大程度的促进风电的开发与消纳,本文基于博弈理论,以风电、火电和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含
近年来,在装配式建筑以及大跨度建筑中,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节点所具有的延性好、承载力高等优点,衍生而研究的弧形端板-单边螺栓节点类型日益成为
本文主要研究了恒化器模型中的一类混合情形:培养基中的两类微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微生物对营养基的消耗率是线性函数的情况下,讨论C
第一部分不同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DNA双链断裂影响的研究目的:利用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评价不同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
格动力系统通常指离散空间上常微分方程的无穷维系统或是差分方程的无穷维系统.一方面,格微分方程被用来描述具有离散性质的模型,如在生物种群中出现的斑块现象,材料物理中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一系列人员密集室内场所应运而生。这些室内场所的产生填补了大众对物质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丰富了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有好的一面也会产生坏的一面,室内场所发生的各类的灾害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出现了突发事件,时常就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导致人们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至今,对疏散规律的研究依然存在很多难题待解决,对疏散规律的数学描述太过抽象。如何有效的疏散人群是一个非常
当前,中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汽车等大型企业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全面,也更能体现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通过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企业数据,不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品牌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EPC(Electronic Parts Catalog,电子配件目录
目的研究牵张力介导的力生长因子高表达对临床支架再狭窄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临床解决支架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雄性Beagle犬分成2组,每组7只:支架植入组及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于频繁接通和断开用电设备的低压开关电器,其使用环境会有振动应力存在的可能,振动应力下接触器稳定可靠运行直接关系着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如果能够对振动应力下接触器进行剩余电寿命预测,及时实行预测维护和失效更换,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主要对振动应力下交流接触器失效特征和剩余电寿命预测进行研究。首先,为了分析振动应力对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交流接触器
目的:通过对青海地区汉、藏族HBeAg-CHB和HBeAg+CHB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关系研究,从而对青海地区汉、藏族人群HBeAg-CHB患者血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之间有无差异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