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由于处于长江之滨,雨水丰沛,土地肥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产,是我国名酒泸州老窖和古蔺郎酒的酿造基地。泸州糯红高粱在泸州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其支链淀粉酶含量及高粱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高粱,十分适合白酒酿造,系知名白酒品牌泸州老窖的指定原料,拥有极高的价值。但其在泸州市发展缓慢,存在品牌建设滞后、农业人才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由于处于长江之滨,雨水丰沛,土地肥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产,是我国名酒泸州老窖和古蔺郎酒的酿造基地。泸州糯红高粱在泸州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其支链淀粉酶含量及高粱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高粱,十分适合白酒酿造,系知名白酒品牌泸州老窖的指定原料,拥有极高的价值。但其在泸州市发展缓慢,存在品牌建设滞后、农业人才匮乏、销售渠道有限、产品再加工能力低,相关产业链没有构建完善等问题。2019年,泸州市糯红高粱种植面积仅26.6万亩,年产量约10万吨。在目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关促进农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泸州市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富有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农产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质量的绿色特色农产品糯红高粱。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是在分析泸州市自然资源条件和现有特色农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泸州市糯红高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讨泸州市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内在机制关系,提出促进泸州市糯红高粱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高粱产业加工业的文献和资料,根据泸州市的《泸州统计年鉴》和食品协会统计资料,公开发表的其他资料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针对整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泸州市糯红高粱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出当前泸州市发展糯红高粱遇到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特色农产品发展先进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本文将会研究泸州糯红高粱发展的基础条件,特色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同时,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出泸州糯红高粱具有气候环境优势,产品品质优势,产业链优势。同时具有用途单一,种植规模与品质不稳定,收购秩序较乱,受气候影响生产经营风险大等劣势。分析出当前糯红高粱的发展有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区域经济能快速发展,口碑良好,拥有“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等机遇,但同时也有产品竞争激烈,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专业人才匮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的挑战。最后通过对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我们将SWOT衍生战略进行梳理,整体和合并。分析出SO,WO,ST,WT四种战略,可以总结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SO战略是利用大型酒企产业链优势,发挥带头作用;引进优秀人才,研究优良品种,提升种植品质;利用政策利好,整体规划产业发展;第二部分WO战略是提升农户素质,提高种植效率;扶持金融体系,整改收售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引入“互联网+农业”思维,拓宽销售渠道;第三部分ST战略是利用优秀品质,扩大宣传,在竞品中脱颖而出;利用大型酒企产业链优势提升种植品质和完善金融环境,改善融资环境;第四部分WT战略是规模化生产,抵御市场风险;推行产业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和实施特色品牌发展战略。得出以下六点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一是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二是金融扶持的必要性,三是品牌战略至关重要,四是产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性,五是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六是建立生态系统监督补偿机制。并分析总结出泸州糯红高粱发展的战略。最后,本文会通过国内外各种农产品发展模式的借鉴来巩固我们的分析结果,然后提出包括实行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实施特色品牌发展战略,加强金融扶持,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以及建立生态系统监督补偿机制等措施来改善泸州糯红高粱发展问题。针对糯红高粱这一农作物及时的战略性调整,应对新形势,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能源是社会生产的重要战略资源,能源的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面临能源消耗总量基数较大的态势之下,从环境规制和绿色金融的双重视角探讨能源消耗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涉及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能源消耗的现存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大致厘清目前学术界对三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对我国现阶段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能源消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次,定性分析了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
本翻译实践报告来源于英文科普著作Rest,Play,Grow:Making Sense of Preschoolers,翻译章节为第一章和第五章。该书取材于国际知名发展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Golden Neufeld)开发的学前教育系列课程,旨在向读者介绍一种自然育儿法,倡导遵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呼吁父母和其他监护人重拾教养权威,改变过度依赖他人经验和技巧进行教养的模式。本文以彼得·纽
失信惩戒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进行分析,评估其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运用与其程度相匹配的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失信行为人进行惩戒的一系列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当前社会治理实践中,失信惩戒滥用与公民权利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矛盾的成因包括法律依据、法律属性以及程序设置等方面。就法律层面来看,当前失信惩戒制度涉及到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减损,但缺乏上位法依据,没
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培育自我健康管理意识、防控传染病与慢性病,国家自2009年开始依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则通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这一具体内容在全国推广实施。然而,该项目在滇西乐村的实施初期不但造成了村医在诊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失衡感,也因其只预防、不治疗而遭遇了村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经过村医为代表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反复付出,以
在现实生活中,因行政不作为侵权经常发生,而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未对该情况进行规定,这会导致被侵权人无法从实体和程序上得到相应的救济。若大量的行政不作为侵权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无疑会损坏政府机关的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赔偿也存在许多分歧,因此,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无法做出一个统一的审判标准,引起了许多有争议的焦点。本文结合法律领域的不同观点,通过分析一个真实案例的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依托,它决定了构成社会发展主力的这群人的整体素质。我们国家自从2017年公布了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各级政府加大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那么对我国的大学来说是不是等待政府的拨款就足够支撑自身发展了?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也考验着高校对资金的利用方式,在科研支出、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平衡。美国作为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强国,除了一些顶尖的私立大学外,还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公立大学,承担了美国大
自美国1977年颁布《反海外腐败法》以来,经过数次修改,时至今日已经相对完善。从最初的饱受质疑,实际执行案例寥寥,甚至一度被称为“沉睡的法律犬”,到21世纪以来被美国执法机构大规模适用以致案件数量呈现井喷态势,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法案的不断修改完善化,更有着执行方式的转变、政策导向的引导、国际协作的加强等一系例深层次动因。尽管存在着选择性执法、执法权不合理扩张等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反海外
僵尸企业指的是已经丧失了盈利能力,资不抵债,却依靠从银行获得的信贷优惠或从政府获得的补贴得以苟延残喘,僵而不死的企业。他们挤压资源,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出,造成资源的浪费,阻碍了新兴企业的出现并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彻底清理僵尸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本文从僵尸企业负外部性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投资的挤出效应。使用2001年至2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点战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中,产业的兴旺排于首位,是“三农”问题破局的关键。对此,四川省积极响应政策,构筑“10+3”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作为茶的发祥地,积极建设川茶产业体系,助力产业振兴。通过此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框架,运用熵权法为各项要素进行客观赋权,对川茶产业竞争力评价具备较高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能有效梳理川茶发展现状,了解薄弱环节,梳
自2015年,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作为高频热点词,一度活跃在学术研究中。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社会化程度日渐加深,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毫无疑问,我国意识到大学和学科建设需重整待发,尤其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方面,剖析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或成长的本质成为一项核心的研究议题,其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