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18650圆柱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一阶RC等效电路数学模型。基于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通过端电压比较法对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论文分别建立了基于电池整体和微元体建模方法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热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电池热物性参数的初始范围,而后通过遗传算法和一维降阶热模型,寻优得到充、放电工况电池热物性参数的优化量。在热流体仿真软件Fluent中,建立一维和二维的电池热模型。拟合电池的生热速率,并通过Fluent UDF热源程序模拟电池生热功能。对恒温恒流工况下的电池充、放电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对比电池表面的侧面温度和中心线温度验证了热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于二维电池热模型考虑了电池温度的轴向变化,仿真效果优于一维模型。在Fluent软件平台中,建立了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热电耦合模型,对恒温恒流工况、DST(dynamic stress test)和FTP(federal transport procedure)循环放电工况下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UDF热源程序定义电流输入的瞬时值,并实时反馈电池的温度和SOC,插值计算不同温度和SOC下的电路模型参数。通过比较电池侧面温度,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比较四个电池热模型的计算误差,热电耦合模型的仿真效果最好。论文提出并实现了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热电耦合模型精度提高的仿真方法,使得模型仿真更能适应电池实际工况的仿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