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切换LPV模型的航空发动机建模及优化控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来源,一直以来都是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由于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飞机的机动性和快速性。因此,如何在不增改机身硬件的条件下,通过设计优化控制算法使得发动机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提升飞机的飞行品质成为航空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建模和优化控制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航空发动机切换线性参数变化(LPV,Linear Parameter Varying)模型的建立。本文基于某研究所提供的涡扇发动机模型,结合切换理论和LPV模型理论,建立了适合飞行全包线的航空发动机切换LPV模型。首先基于发动机单一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和线性拟合法建立航空发动机的小偏差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矩阵伪逆法建立LPV模型。通过改变工况,最后形成了具有三个子系统的切换LPV模型。第二部分研究了无约束的航空发动机优化控制问题,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在转速调节控制中对快速性和经济性的追求。由于在切换LPV系统中,控制输入和切换时刻的设计是相互耦合的,这使得发动机的优化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本文首次利用两步法对航空发动机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在第一步中求取最优控制输入和目标函数对切换时刻的导数;第二步中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信息求解最优切换时刻,解决了两个待求优化变量的耦合问题,成功地将适用于非参变系统的优化算法推广至参变系统。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法是有效的。第三部分考虑到实际航空发动机燃油流量控制阀的限制,研究了控制输入受约束下的航空发动机优化控制问题。采用参数化的方法,将原约束优化问题转化成一个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减少了优化求解的计算量,缩短了优化的时间。最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基于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生理信号采集、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裂纹传感器的性能受到了纳米裂纹图案的影响,实现纳米裂纹的精准、可控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如缺陷引导法、薄膜辅助法、曲率控制法、光刻辅助法等。然而,这些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使用的基底材料大多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合金的快速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合金设计方法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将以钛合金为载体,在材料学科小数据集的基础上,将合金体系关键特征参数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成功构建高性能合金的设计及工艺优化方案。本文利用XGBoost算法,结合钛合金体系内特征函数和遗传算法,构建了团簇式嵌入的机器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工厂、医疗和物流等多个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疫情期间大量智能移动机器人奔赴战疫前线,在药品配送、病房消毒、安防巡逻和安检测温等方面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中,稳定、高效及准确的定位是实现自主性的核心,而实际环境复杂多样,运动过程位置易丢失,且单一传感器有各自局限性,利用多种传感器的优点,提高定位能力将推动移动机器人的实际
线控转向(Steering-by-Wire,SBW)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于线控转向的相关技术研究中。线控转向相较于传统转向系统有诸多优势:去除转向柱,避免事故中对驾驶员的伤害;路感可调,改善恶劣路况下的驾驶员体验;节能环保,摒弃液压助力造成的污染;可拓展性强,为未来无人驾驶的发展做好兼容接口。线控转向的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对
本文将传统的马科维茨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了风险厌恶因子,对投资比例设定了上下限。同时提出了一种并行遗传算法(PGA),其运算时间短,而且随机搜索,不易陷于局部最优。将该算法引入证券投资组合领域,将数据随机分为若干个小组,同时进行遗传优化,提高了运算效率。通过实证分析,求解改进的模型,计算表明并行遗传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解决证券投资组合优化问题。
软体机器人是本体、驱动、感知高度集成的新型机电一体化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连续变形能力、运动灵活性、友好交互性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多功能高度集成使得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磁致变刚度软体驱动器,开展了基于直接墨水书写原理的3D打印技术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在软体驱动器磁致变刚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刚度变化幅值最大化的材料选型。首先,设计了磁致变刚度软体驱动器
随着国内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下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力,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凭借着其掘进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以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隧道建设中。TBM在掘进过程中主要依靠刀盘上的滚刀进行破岩,在与岩土的强烈作用下,滚刀极易磨损失效。失效的滚刀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TBM的正常掘进,然而目前TBM失效滚刀的更换几乎全部依赖人工,人工更换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包括施工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能够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气体传感器的发展,其在便携式设备上集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商用氧气传感器普遍采用电化学传感器,但它具有不易集成、功耗高、稳定性差的缺点。相比之下,半导体氧气传感器因其可集成、体积小的优势而被广泛研究,但是目前大多研究是面向真空或者惰性气体氛围的使用环境,而且需要
自杀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关注问题,自动在有自杀意念的社交文本中抽取出该意念产生的原因,可以为自杀预防提供支持。在自杀意念原因抽取任务中,由于人工标注的主观因素造成标注边界模糊或存在误差,同时人工标注成本大也导致训练样本量较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和使用数据增强的方法,提出基于标签窗口缩放的标签增强方法LWS,LWS通过设计标签窗口缩放概率、缩放尺度、标签增强率等参数及其应遵循的原则,较好
近年来,氢气作为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氢气是一种爆炸性气体,对氢气传感器的要求是响应速度快、信号放大程度高、重复性好等。传统的氢气传感器主要是电阻型,其灵敏度虽高,但其输出信号微弱。并且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不能普遍的应用于各种环境之中。新型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具有宽带隙,高迁移率,高温稳定性,在恶劣环境中具有很好的化学物理惰性等优势,使用其制备的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