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核心概念对构建生物学大概念和培养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作用。核心概念是生物学学科的核心,是对原理和理论的基本解释,对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及迁移应用生物学知识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深度学习重视学习者的理解性学习,能够主动地寻找多渠道获取新信息,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实现有效的迁移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组织生物学核心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核心概念对构建生物学大概念和培养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作用。核心概念是生物学学科的核心,是对原理和理论的基本解释,对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及迁移应用生物学知识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深度学习重视学习者的理解性学习,能够主动地寻找多渠道获取新信息,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一步实现有效的迁移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组织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利于学生对琐碎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2017地平线报告(教育基础版)》明确指出深度学习在未来长时间内会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核心概念为突破口,以深度学习为途径,落实生命观这一基础性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后,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其表述方式及在教学中的地位。经过比较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区别,叙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及深度学习的特征。通过分析核心概念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及其特征,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度学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及访谈法对教师进行有关访问。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整合,缺乏质疑与批判精神,构建知识体系能力偏弱,迁移应用层次较浅,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深入。教师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现状也不甚理想,节奏较快、内容较多、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因此,进行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探索是有必要的。基于调查现状基础上进行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构建了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流程,分为预备与激活原有知识、获取知识、深度加工、迁移应用与反思评价五个阶段并对各阶段提出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取围绕着核心概念“细胞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为典例进行较为详细的教学案例分析且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育界讨论的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也逐渐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中考数学试题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数学测试评价、具体某个试题的核心素养等,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中考数学解答题的研究基本没有,考虑到分析中考数学解答题涉及的核心素养并给出建议也是当今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本文以聊城市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通过对解答题八个题型所涉及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抽象素养位于六大核心素养之首,而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提升数学抽象素养,可以更好地抓住数学的本质,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而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一直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数学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的综合性强,题型灵活且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山东省各市近五年中考数学真题的收集整理,发现每年有一半左右的真题试卷中都出现了最短路径问题,足见该问题的重要性。大多数的学生遇到最短路径问题无从下手,有畏难心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学生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习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新课标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这对物理习题教学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习题教学如何开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及思路,分析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研究问题,编制了反映高中物理习题教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虽然学习兴趣的意义和作用被广为认同,但我国教育对兴趣的重视程度仍不理想,自高考改革后,物理选考的情况不容乐观。研究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打破新高考下物理选考的尴尬处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修订的科学教育相关性中文版问卷为研究工具,对聊城
初中是学生由具体形象逻辑思维向形式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数学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但是,受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的影响,导致概念学习只停留于表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概念。因此,本文开展基于变式教学法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探究,研究了初中概念教学课运用变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运用变式教学法解决初中数学概念课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与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要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开展化学教学评价,寻找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探索并使用更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这对化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去设计化学课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教学形式不断涌现。2020年肆虐的新冠疫情,加快了混合式教学发展的步伐。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对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具体形式,确定了利用混合式教学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
高考是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最高规格的文化教育选拔性考试。化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部分一直是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化学高考的重要考点。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教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归纳法,以高考化学实验题为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抽象”活动主要是存在与概念形成阶段,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数学概念的教学与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抽象能力的发展。首先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和数学抽象素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构教学策略研究的基本框架。根据《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