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高峰阶段,在雕塑艺术、壁画艺术方面均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对唐以后的佛教艺术仍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研究现存三座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意在通过殿堂这一载体解读殿内配置与建筑的关系,探究殿内雕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深入分析殿堂雕塑壁画的审美成因,明确佛教殿堂艺术的空间问题。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唐代殿堂佛画造像风格形成的原因,深层次的去挖掘其潜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观念。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是现存三座唐代佛教殿堂的概况。该章重点探讨了三座佛教殿堂的历史背景、建筑形制、装饰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殿内配置与建筑的关系。唐代佛教殿堂在继承汉魏建筑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建筑的等级、形制规格、空间体量均会影响了殿内塑像的规格。第三章重点研究殿内雕塑艺术,对不同配置关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雕塑在造型、服饰、选材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现存雕塑在造型方面改变了传统塑像的艺术风格,躯体丰润灵动、衣服轻盈柔软、饰品富丽精巧,在雕造工艺上注重表现人体肌肉线条的质感和走向。第四章重点研究殿内壁画艺术。分别从壁画的图像内容、配置关系与营造的场景展开分类研究,挖掘壁画的人物形象、服饰、色彩、布局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唐代殿堂壁画布局合理,构图主次分明,人物关系均衡,色彩处理方面采用大面积涂抹与局部晕染相结合,注重营造平衡感与秩序感。第五章分析唐代佛教殿堂的审美成因。唐代殿堂雕塑、壁画艺术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因素影响,殿内配置与建筑属于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关系。人物选材已形成本土化、现实化、真人化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唐代佛教殿堂的雕塑和壁画艺术做了新的探索。在探究雕塑壁画艺术的基础上,以图像分析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相结合,以雕塑、壁画的配置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雕塑壁画全面的剖析,解读唐代殿堂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审美成因。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研究遵义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乙肝五项定量,为HBV在母婴传播中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住院孕妇2 648例,以金标法检测HBsAg,HB
制动器为曳引式电梯的安全装备,其安稳性与电梯运行效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在对制动器概念与运行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制动力不足以及电气系统两方面对电梯制动失效的
雕塑《雌雄同体》造型意识及内在精神中呈现的沉默美学,体现了雕塑家布鲁诺·瓦尔伯特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沉默美学既有形而上学的距离感,也是一种诗意表达和平静存在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正>熊猫故乡羌藏文化——绵阳"山秀绵州,水映涪城。"绵阳,古称"涪城""绵州",是北出成都的"蜀道咽喉"和"富乐之乡"。涪江从境域穿过,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历来为
桥式起重机箱形梁结构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桥式起重机的性能。优化和改进箱形梁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桥式起重机的性能。针对当前我国桥式起重机箱形梁主梁偏重等不利因
酒店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迫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压力,也是酒店实现长期效益的一种途径。作者通过对近十多年国外酒店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结论:酒店
<正>财政部财会[2017]1号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系统的良好运行,但现如今,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普遍出现了自然资源开发不当而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目前,学术界就资源诅咒命题是否普遍成立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少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大部分学者通过考察分析得出结论认
目的:探究HIV-1感染者中BKV和JCV的感染率、基因分型,以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AIDS合并中枢神经病变患者(CNSD)中的JCV基因结构分析。对象和方法:收集我国浙江省境内137名HIV-1感染者的尿液标本,通过PCR进行JCV和BKV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VP1序列测序。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CD4计数、合并症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多瘤病毒流行的相关性。2、将获得的57名艾滋病中枢病变患者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