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下非裔美国人身份的重建——对《看不见的人》德里达式的解读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埃里森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致力于改变传统的黑人形象,要求重塑黑人身份。埃里森最著名的作品当属1952年发表的《隐形人》。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与歧视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的过程。  雅克·德里达是二十世纪下半期解构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毫无疑问,他的理论对二十世纪的人文科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篇论文讨论了主人公话语的缺失,二元对立的解构以及人物形象的重新阐释,得出了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角度来重建美国文化下非裔美国人的身份是充满希望和意义重大的。  该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拉尔夫·埃里森及其代表作《隐形人》以及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主要就解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的理论主张作出介绍。  第三章将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应用到主人公的“言语”的不在场,解构语言优越性这一长期以来备受西方推崇的形而上学的观念。  第四章以小说中存在的四组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但是在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运用下证明出小说中所有的二元对立都是相互依赖地阐释,并且在两个概念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优越性。  第五章解构了小说中的三个典型的黑人形象:特鲁布拉德、布莱索以及拉斯。  第六章综合了以上几个章节的分析,从德里达的理论角度解构了白人文化下的黑人身份。最后一个章节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与总结。实现重建黑人身份的这一道路虽是艰辛万苦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借助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分析艾略特的诗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并剖析作为现代人缩影的普鲁弗洛克及其同时代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首具有强烈现代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人类的文学之母。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应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自有诗歌以来,人类就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