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波公约》履约中的法律问题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斯波公约》是一个确立了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区域性公约,也是欧洲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核心。  自《埃斯波公约》生效以来,欧洲在跨界环境问题的预防、减少、控制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评判拟议项目是否应该进行跨界环评程序时要通过分析其是否具有“重大不利影响”以及“可能性”;为了促进成员方对公约的遵守,公约设立专门的履约审查机构履约委员会,并且赋予了履约委员会启动遵守控制机制的权利;为了确保公约下的环评制度和程序公开化透明化,更多地纳入公众的意见,公约还在跨界环评程序中引入了公众参与制度。  这些规定和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约在各种标准上不止一次地表现出难以统一的状态,实践中各成员方的做法也都不尽相同,消耗了大量沟通的时间。其次,公约的履约机制的非对抗性—辅助导向的性质也造成公约在执行中的难度,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在某些情况下,公约为实现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做出的努力常常被忽视。那么在这种情况,公约就有必要考虑引入具有强制力的履约制度。在现有制度中,履约委员会如何尽可能地实现促进履约遵守,还有如何考虑其与缔约方大会之间的补充合作的方式,这些都是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着改进。还有,观察公约整个的履约过程,公约更多地提出了对成员方之间达成双边以及多边条约的高要求,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些问题,都是《埃斯波公约》在将来的发展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行政法文化是一个国家行政法治建设的核心灵魂,同样行政法文化也影响着一国行政法治建设的水平。官与民的理念是行政法文化的核心精神与灵魂,同样官、民理念的转换表征着行政法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脉络。本文以当代行政法文化中官、民的思想理念,思维习惯,情感表达,以及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的转变为研究重点,结合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经典案例,从而分析我国当代行政法文化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回首我国改革开放及行政
我国刑法理论对挑衅行为的系统研究很少,对行为人的挑衅行为大多仅仅从防卫挑拨的范围上进行研究,对除防卫挑拨以外的其他挑衅行为研究极少,但事实上,挑衅人的挑衅行为有不同
中船重工第七○四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七○四研究所的船用电梯专业集科研、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从事的是国内船
无论是在客观现实中,还是在法学研究中,司法民主化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司法民主化中的司法与民主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单纯从理论上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学会读书,以读促悟  1.初读:整体感知,主要目的是知道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文章结构,弄懂主要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  2.细读:也叫品读,就是有选择地阅读文章的某些章节和语句,仔细品味体会其在全篇中的作用。  3.精读:理解重点,达到感悟。主要目的是精确地把握文章重点部分的内容和层次关系,思考句子的含义,了解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中心,完成综合分析的思维加工,提出和解决问题。精读重点段
期刊
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如此的迅猛,以至于对于“法治”理念的贯彻变得日益迫切。从现今社会现状来看,任何方面都需要构建起良好的秩序。这一点,无论是从时间层面回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亦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包括海洋石油污染在内的大规模侵权事件不断涌现。与法治发达的美国相比,中国在大规模侵权方面救济机制仍需建立、健全和完善。本文将以美国墨西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