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蓝盆花组织培养及其黄酮素类化合物成分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蓝盆花是川续断科(Dipsacaceae)蓝盆花属(Scabiosa)植物,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抗氧化等作用,是重要的蒙药药材之一。   本论文以华北蓝盆花无菌苗的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浓度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的诱导效应,建立起了华北蓝盆花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野生植株、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野生植株、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本研究为华北蓝盆花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华北蓝盆花的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较适宜培养基为MS+TDZ2.0mg/L+2,4-D0.5mg/L的培养基,叶片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94.05%,且愈伤组织状态较好,呈淡黄色,结构疏松。   2、以华北蓝盆花的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较适宜培养基为MS+6-BA4.0mg/L,叶片诱导率为86.3%;MS+6-BA2.0mg/L,叶柄诱导率为83.33%。   3、对不定芽进行了生根培养,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2.0mg/L,生根率73.85%,生根后将再生植株进行移栽,成活率达70%。   4、采用染色体制片方法,对种子萌发苗的根尖、再生植株的根尖和愈伤组织进行压片,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   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华北蓝盆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得野生华北蓝盆花植株中的总黄酮含量为9.21mg/g。6-BA1.0mg/L诱导的不定芽总黄酮含量最高,为7.53mg/g;TDZ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黄酮含量均比野生植株高,当TDZ浓度为1.0mg/L时总黄酮含量达到15.03mg/g;TDZ与2,4-D组合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黄酮含量比野生植株低,高浓度TDZ与低浓度2,4-D组合效果最好,在TDZ2.0mg/L+2,4-D0.5mg/L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8.58mg/g。   6、野生植株、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醇提物均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18个样品中,6-BA0.5mg/L诱导的不定芽、TDZ0.5mg/L诱导的愈伤组织、TDZ1.0mg/L诱导的愈伤组织以及野生植株的醇提物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较好,IC50分别为31.33μg/mL、23.94μg/mL、27.95μg/mL和26.5μg/mL。
其他文献
丁酸在农业、轻纺、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应用广泛。在饲料行业,丁酸钠具有无污染、无有害残留和独特营养生理功能的特点,逐渐成为热门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为降低发酵法生产丁酸的成本,使用廉价的饲料原料做载体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本课题利用廉价的饲料原料作为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构建了新型的内置式和外置式纤维床生物反应器应用于丁酸的生物发酵,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对载体添加量、载体对丁酸钠和酪丁酸梭菌的吸附进行了研
本实验室在研究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水解酶同工酶的变化时,发现一种了性质较为稳定的蛋白酶。进而纯化了该蛋白酶,并通过质谱鉴定以及对所得数据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结果显示其属于枯草杆菌类(subtilisin-like)丝氨酸型蛋白酶,因此命名为TaSSP1(Triticum aestivum Subtilisin-like Serine Protease1);随后,通过对该蛋白酶抗原性分析,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