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香药史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往关于香药历史、药效物质基础和临床使用方面的研究都有持续进展,但社会科学领域论著多集中于中外往来密切、贸易频繁的唐宋时期,对明清时期的香药缺乏重视,未能连贯把握历史脉络,自然科学领域如中医药界多集中于“香囊辟疫”、“芳香开窍药”等研究,而民族医药界所做的努力无出其右。明清时期为小冰期寒冷气候,气候影响疾病,疾病又影响医家的治疗和认知。任应秋认为温热家特点是使用安宫牛黄、至宝、紫雪这些方,在大量的辛凉药中挽救心阳,这种方法《伤寒论》中没有,是温热家们的一大发明。在传统本草文献分类中,明代香药在《本草纲目》首见“芳草”、“香木”等类别,并影响了清代本草著作的分类。该时期既有对明以前使用香药经验的继承,又有本土植物的香药性新的认知,也有对外来香药认知的深入,而“药露”的广泛使用,使香药使用类型更加丰富。本研究通过对明清本草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相关医案、传教士著作等,以其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为背景,分析明清香药使用特色与影响。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史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史料,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明清时期香药使用特色及规律。论文“前言”部分对明以前的“香药”情况、明清时期“香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五部分,即:明以前香药、明清时期香药记载、明清时期香药来源、明清时期香药使用、明清香药的社会影响因素。从逻辑结构讲,是回答香药“是什么”、“怎么用”、“历史沿革如何”、“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用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明以前的香药”,对明以前香药情况进行简要梳理,总结香药使用特点。第二部分“明清时期香药记载”,以“本草文献”、“香谱”、“传教士与香药”展开介绍。“本草文献”按内容特点分别从“芳草”、“香木”、“药露”等角度梳理。“香谱”中重点对外用之香进行了分析。明清时期本草文献香药的书写,因为对药性认知的不一样分类思想的不一样,分到了不同的部分里,但从自然属性来看,大体不离“芳草”、“香木”、“药露”、“花部”之类。谱录类书也能寻得香与医之关系,明代香谱多录历代香方,及至清代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蒸”香以露疗疾。此前香露多为妇女容妆之品,明清之际广泛点茶食用、药用等。他者视野中的芳香药,主要以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著作为例,卜弥格描述了相关植物和在中国的药用方式。传教士不仅向欧洲汇报中国见闻,也将西洋药物介绍到中国,最典型的是“其法始于大西洋”的“药露”。第三部分“明清时期香药来源”,重点从本土和外来两种情况分析。从朝贡贸易来看,明代的香药输入种类和前代基本上是一致的,既有熏身之香,亦有药用之材,也有食用之香料。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明代开始已经有鸦片(乌香)的输入,这是清代俞正燮的考察结论。清代藩属国进贡的香料与明代记载的基本相同,在芳草香木之余,有蒸馏之花露水、荼靡露、各种药露;此外还有一种传入方式是西洋传教士所献。中国本土香药,因气候环境、森林植被、人口密度等等影响,每一朝代各有侧重,主要是原材料的麝香、沉香、苍术、薄荷等,而且也有制备意义上的“樟脑”、“薄荷脑”等。海禁政策下,外域香料输入的数量十分有限,巨大的香料需求大大地推动了国内香料的种植,对外来香药的本土化研究也表明,出现了不少远胜舶品的香药。第四部分“明清时期香药使用”,重点分析明清时期香药不同于既往的使用情况。明清时期香药的应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燃者取烟熏或香灰,蒸者取露,或取其味,或取其用。此外,明清时期对香药的炮制、使用注意、香气蚀脾另类医案的记载也说明对“香”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加深认知的过程。第五部分“明清香药的社会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明清时期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统治者态度等对香药使用的影响。从外史角度而言,关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香药使用的影响,表明自然环境与香药使用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气候变迁带来药用资源分布的改变,导致追求香药使用,同时对香的追求也会导致资源分布的改变。社会文化环境对于香药使用亦有影响:墓葬中使用香料进行尸体防腐处理十分流行,生活方式上焚香煮茗、儒道佛的推动。统治者态度对香药也有影响。明清时期的香药既延续其奢华风格,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而走入寻常百姓家。本文讨论部分重点围绕香为熏、香为药、香为媒、香为患等4个主题展开讨论,初步凝练出该期香药使用特点。文章认为尽管《山海经》等文献、葛洪等医家著作有佩带薰草等的记载,但“邪从口鼻而入”的观点,实是明清医家的一大创新。因为邪从阳明口鼻入,则治亦从口鼻,或以“塞鼻”为阻止病邪侵犯人体途径的思维,或以“取嚏”为将邪排出体外的治疗思维。未病时用以顾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既病就要逐秽。明清时期展现出来的新的香药认知,是该时段医家的智慧结晶。此外,对于香药的“蜡包”方式也是明清医药从业人员的创新。而将香露由妇人妆品延展到疗疾的应用,还有茉莉根的镇痛麻醉作用的记载,对香药资源开发不仅就香材本草本身,而是扩展至周边相关产物的开发应用等,也是当时的创新。这些创新之见,对于当代中医药创新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传统医药面对现代转型的困境,如何继承与突破传统,并寻找到在当前环境下中医药发展的新思路,反思去今不远的明清时期,在传统与外来之间,以“香药”见历史,鉴古知今,对如何展开相关中医药的研究也提出了个人见解。本文创新点:所用史料不仅着眼于“本草”古籍,还拓展到谱录、档案、日韩相关医书、传教士书籍等,初步研究总结出明清香药使用特点和应用规律,概略地构建起既断代又专门的明清香药史,提出以史为鉴开创香药未来发展的个人意见。(1)选题创新。历史学界目前对香药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唐宋阶段,社会科学领域谈“香文化”的多,集中在“香料与香谱”领域,亦有谈及香与国家控制、香与社会经济生活,而谈“香药”的少。唐宋为香事之盛,元明之后,虽然香谱、香药著作层出,且在香料来源中多有革新,但多被忽视。医史学界对香药的研究1978年以前的相关研究多定位于“媚药”功能性的发挥,而1979-1986年的研究定位于“香料药物”的名物考和具体应用,1987年至今对异域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香药都有探索。自然科学领域多涉及香药的功能性、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而对香药历史的考证却缺乏重视,对香药在整个医学史进程中有怎样的流变(资源以及药用范围)思虑不够。正是对明清香药关注的空白促成了此研究的开展,本论文概略地构建起既断代又专门的明清香药史,同时试图为一些个案香药的应用提供新证据,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香药未来发展的个人意见。(2)史料、方法、视野的创新。从史料角度来说,既往药学史领域多集中于本草文献的梳理,本研究不仅仅着眼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本草”古籍,史料拓展到相关谱录、档案、日韩相关医书、传教士书籍、考古文物等,尽量全面还原明清时期香药的使用情况。从方法学上来说,既往药学史领域多从文献考察和实地调查确认本草基源,本文尚使用了相关人类学的解释方法,富有一定特色。运用历史学方法对芳香本草文献进行纵向梳理,并使用相关出土文物报告,采用“二重证据”法以把握香药的渊源及演变,也是试图实践陈寅恪先生提出互相参证的方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视野来说,明清处于“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背景下,相关西学虽未能撼动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但有相关药物融入进中医药理论,此时“中学西传”影响力不及往期,但依然通过传教士、贸易等的互动实现“中学西传”。此外,从生药原材料的使用到蒸馏精华物质的使用,多种视野下的“香药”就赋予了多重内涵。从写作视野来说,属于内外史结合的写作方式。(3)对明清香药研究结论的创新。初步研究总结出明清香药使用特点和应用规律。清代出现的很多药露药油都是音译名词,尚未有古汉名和现代药物名的对应,通过对清宫“巴尔萨米油”的分析,指出早在唐代就已传入中国当时名叫“阿勃参”,清代传教士尚有记录为“拔尔萨摩”,晚清时期又被译为“波勒杀末”,对应为现代《中华本草》记载的“秘鲁香胶”。此外,清宫出现的“德里亚噶”其实是唐以前就传入我国的“底野迦”,可能为阿片类制剂。并且首次对“邪从口鼻而入”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指出“邪从口鼻而入”为明清医家的一大创新,因为邪从阳明口鼻入,则治亦从口鼻,或以“塞鼻”为阻止病邪侵犯人体途径的思维,或以“取嚏”为将邪排出体外的治疗思维,未病时用以顾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既病就要逐秽。香药的“蜡包”方式是明清医药从业人员的创新。而将香露由妇人妆品延展到疗疾的应用,茉莉根镇痛麻醉作用的记载,对香药资源开发不仅就香材本草本身,而且扩展至周边相关产物的开发应用等,也是明清时期的创新。这些创新之见,对于当代中医药创新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正>2015年2月,两名日本人质被斩首,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被烧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残忍做法震惊全球。目前,国际恐怖组织分布广、势力大、频繁制造恐怖事件。"伊斯兰国
在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中,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工作投入、心理资本、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发现,领导风格更能预测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单位的认可程度,也能够促进员工的心理契约和组织承诺。领导风格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管理学,领导风格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对于领导风格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和高校之间。本研究对幼儿教师感知到的领导风格进行测量,并且以幼儿教师的角度来探讨领导风格、心理契约
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突破了传统报表的的局限,提供给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可供决策参考的会计信息,充分满足各方的信息需求。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好坏,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
鉴于通过物流业发展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存在的一些不足,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观点。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铁路和高速公
拼购是“拼客”活动的一种形式,帮助人们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扩展人际交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促成了商家与用户互利的新模式。通过对现有拼购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主要存在
最近20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收购案发生,其中更有多起典型事件值得业界深思。我们在对命运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希望从中收获一些启示。
针对某树脂镜片厂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运用粉尘爆炸原理分析原因,归纳出此种爆炸的特点;提出了防范措施:采用湿法除尘和切削工艺可降低粉尘浓度;控制磨头等点火源,可减少粉尘
目的:研究不同视功能状态下高度近视眼眼球结构参数随年龄增长的演变过程及与视功能的相关性;观察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外层结构显像情况并分析其与视功能的
本文从博弈和会计假帐竞争的关系出发,把博弈论看作一种方法,以此作为基础来探讨会计假帐在博弈中的应用,并用博弈论来分析企业会计假帐活动,突出了改善会计假帐活动的方法。
如果以2002年哈贝马斯在中国大学做有关协商民主的主题演讲为起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萌芽成长,已经走过了近14个年头。十年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协商民主建设被赫然列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