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eto-BODIPY荧光团的D-A型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给体-受体(D-A)构型的纯有机分子,因其显著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ICT)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与重金属/重原子的分子材料相比纯有机D-A分子具有易于构建、类型丰富、毒性低等优势,近年来在光电器件(如有机光伏、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以及光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D-A分子结构的键连方式,以及供受体的类型都会对其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D-A分子,结合理论计算解释其构-效关系,对于理解复杂的光物理过程,并制备出具有优异光、电性质的分子材料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论文是基于具有较强吸电子能力且结构刚性的keto-BODIPY分子,通过引入不同的给电子基团(二噻吩乙烯基团或咔唑基团),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D-A分子体系,实现了环境光诱导的光环化途径(Norrish-Yang vs.6π)的调控以及延迟荧光行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苯并噻吩/噻吩-keto BODIPY的D-A分子的合成及其光控性质研究:广泛研究的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6π电子的光环化,而在可见光照射下则发生可逆的开环过程。虽然1,2-二酮的Norrish–Yang环化反应是由发光二极管蓝光触发的,但大多数Norrish光反应发生在紫外光汞灯照射下,会导致副反应和光损伤,特别不利于生物系统中的应用。此外,由于酮在紫外可见区的摩尔消光系数较低,它们的Norrish-Yang光环化反应总是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可见光驱动光反应的效率,我们将两个光响应基元(二芳基噻吩和酮)作为π-共轭体系的一部分并入一个生色团中,从而使n-π和π-π*的电子跃迁红移到可见光范围。由于噻吩是电子给体,酮是电子受体,这些染料的HOMO和LUMO轨道在空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三重态的产生,并且在可见光区域自敏化了分子内的光环化。研究发现改变二芳基噻吩上的R取代基可以控制分子内光环化途径,当R为甲基时(如1d,2d),发生6π的光环化,而R为乙基时(如3d,6d)则发生Norrish-Yang光环化,具有很高的光化学选择性。三维时间分辨和稳态发射光谱表明,Norrish-Yang光环化反应在毫秒内发生,转换效率高达96%,并首次通过理论计算阐明了Norrish-Yang光环化反应的机制。2、基于咔唑-keto BODIPY的D-A分子的合成及延迟发光性质研究:热致延迟荧光分子材料由于具有比较小的ΔEST,可以实现三重态激子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上转换到单重态,提高激子利用率,是新一代具有优异OLED发光性能的分子材料。由于keto BODIPY是一类具有刚性平面结构和较强吸电子能力的氟硼染料,通过在这类染料的异吲哚啉酮单元上引入双咔唑取代基,即形成以咔唑为电子供体,keto-BODIPY为受体的D-A分子体系。这类分子吸收光谱中存在具有精细振动结构的LE主吸收峰和长波长处强烈的CT吸收峰,基态下存在强烈的从咔唑到keto BODIPY基元的ICT效应,主吸收峰则主要源于氟硼染料母核单元。通过meso-位氮原子和氰基的取代,可将发光颜色从源于BF2母核的蓝光调控到红光区;此外,还具有对氧气和溶剂极性都有依赖性的发光性质,即氧气和大极性溶剂都对发光强度产生淬灭效应。通过稳瞬态光谱技术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时间分辨发射光谱进一步证明了延迟荧光的存在,并发现低温77 K下长达577 ms的长余辉发光寿命。结合X-射线单晶衍射,DFT理论计算考察影响延迟荧光性质的结构因素。3、基于D-A的CT发光特征的金属铱配合物:以2-二氟苯基吡啶为主配体的金属铱配合物通常具有蓝色磷光发射,然而通过改变辅助配体的共轭度可使配合物的发光红移,由源于主配体的LE蓝光发射变成了CT发光特征的红光。辅助配体结构的变化对配合物发光性质影响比较大,仅仅将吡啶基换成异喹啉基就可以使发光波长红移了近72 nm。结合X-射线单晶衍射,光谱学性质,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考察了辅助配体的电子效应以及空间构型对发光性质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在多个方面给出Hardy不等式的推广并给出其部分应用.在第一章中,我们从Hardy不等式的最基本推广形式出发,重新研究了Boyd的一个结论,拓宽了不等式成立的范围,给出取等条件,并发现了其对偶不等式.在第二章中,我们对J.Bergh关于单调情形的离散与积分Hardy不等式进行了改进与推广,形成这一类Hardy不等式较为完善的体系.在第三章中,我们引入核函数,用统一的观点来看待部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质、柔性及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潜质的光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单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突破18%。然而,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效率依然落后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然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论文采用了多种分子策略,如侧链工程、卤素取代、核心置换等对分子的光谱吸收、能级能隙、结晶性能等进行精确调控,设计合成出系列新型小分子
半导体尺寸接近或小于激子的玻尔直径时,量子限制效应会使得带边能级离散化。由于轨道、自旋自由度及其相互作用,激子能级具有不同的角动量和宇称。电偶极矩近似下,光学跃迁要求初末态的宇称发生改变,半导体受限体系中只有J=1的激子可以发生能级跃迁,其余则是禁戒的,据此可以将激子态分为亮态与暗态。激子暗态的能级通常比亮态更低,辐射跃迁极慢,导致电注入器件发光效率降低,可能极大的影响器件效率。钙钛矿结构的铅卤化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层状材料重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层状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包含绝缘性、金属性、超导性等多种电子特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由于其具有带隙的特性,弥补了石墨烯零带隙的不足,从而成为光电器件制作的优良备选材料。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往往需要在更小的面积内集成更多性能的电子器件,因而人们不再满足于材料的单一性质。尽管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家族中存
分子自旋电子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多个自旋弛豫通道的分子自旋电子学的进展对于制造小型化的数据存储设备和逻辑门极为重要。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已被证明是研究未成对分子自旋与基底导带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通过STM对分子的近藤效应(Kondo effect)的测试来实现对单个分子自旋性质的表征及调控。近藤效应是由顺磁分子的未成对自由电子和金属基底的导带电子之间交换耦合作用而产生的,通常表
近年来,磷基纳米材料凭借其高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其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磷基纳米材料为单元素磷材料。本文设计合成了黑磷纳米片和红磷纳米片两种新型的二维磷纳米材料,并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新应用。首先,我们利用超声波辅助的液相剥离法成功制备出黑磷纳米片材料。在体外条件下,以血浆蛋白溶液模拟血液系统并研究黑磷纳米材料形成蛋白冠复合物的过程,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
电力电子器件(又称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随着Si基功率器件已经接近其理论极限,其提升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更大功率、更低损耗和更高频率的需求。GaN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耐高压等特点,是制备新一代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的优选材料。但受其外延材料质量和器件工艺水平的影响,GaN基高耐压器件的产业化进程面临诸多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如何采用CM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中阴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在我国油田工业驱油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实践表明,将HPAM作为化学驱技术中驱油聚合物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非常明显。HPAM水解度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测量聚合物水解度的办法有较多局限性,有些不适用于地层中混有污水及泥沙条件下的测量,有些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因此需
熔合蒸发反应是核天体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过程,它是宇宙中恒星燃烧和元素合成的重要方式。由于其高效的能量产出和自然界中丰富的反应原料,它也是人类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利用方式之一。核反应现象本质上是核结构内部性质的外在表现,考虑到质量较轻的原子核中α结团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核结构组成方式,所以研究轻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中α结团效应所扮演的角色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同时这也将为研究原子核中的α结
【研究背景】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对脑部进行刺激的方法,通过放置在患者头皮上的线圈产生磁场脉冲,穿过颅骨于脑组织处引起电流(称为“涡流”),从而刺激神经细胞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见的主要是重复经颅磁刺激,尽管其基生理机制尚未得到充分了解。自1985年Barker等人首次报告以来,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调节大脑活动方面取得了广泛而多样的成功。据报道,使用TMS已成功治疗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