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类寄存于自然界丰富的自我内容。消费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主体性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稳定。现代消费方式富含着科技因素,改变着人类消费产品的种类和范围。在生态危机产生之前,人类消费被限制自然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出现,人类消费成为导致这些危机的重要因素。自然界提供人类消费的健康产品变得极其缺乏,不但在产品质量上无法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且进一步导致人类消费心理的扭曲,崇尚占有自然资源,追求虚假的幸福与自由。我国对外开发程度进一步加深,现代化建设需要生态文明社会的坚定支撑,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更加需要树立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消费理念,建立科学、系统的生态消费模式,发挥出社会主义特有的实现生态消费的优越性,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起应有的大国责任。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当代我国消费现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国情,强调我国实现生态消费的现实紧迫性和历史客观性。共分为五章内容研究我国生态消费问题及实现路径:第一章对生态消费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掌握生态消费的理论渊源和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第二章对生态消费内容进行分析,确定生态消费的一般性概念,是确保人与自然统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消费模式,包含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遵从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公平公正发展三大原则,并对生态消费相关的理论进行阐述,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消费的理解;第三章强调我国实施生态消费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大众消费中人的主体性发展。生态可持续是文明可持续的重要保障;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生态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理念、法律政策和社会氛围三大方面的问题,并在第五章相应地给出实现生态消费的路径。生态消费是符合人类消费文明演进的消费模式,必将破解资本主义异化消费带来的种种弊端,成为促进人类生存与繁衍、寻求共同价值的理想化消费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