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质量相关性需求与预防性维修的EPQ策略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故障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要考虑设备退化所导致的对产品质量及需求率、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需求率,设备退化又直接决定产品质量,所以设备的生产状态会对需求率有显著的影响。预防性维修作为改善设备性能、降低企业成本、保障生产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其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不完全的预防性维修在企业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能更科学地指导企业进行设备维护。此外,考虑质量相关性需求与预防性维修对经济生产批量策略的制定会有积极的作用,对设备采取适当的维护方法,以单位时间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制定设备生产和维护策略。本文在对经济生产批量以及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单机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考虑产品需求率受其质量影响的情况,将设备的生产与维护相结合,思考如何制定设备生产和维护策略使企业单位时间利润最大。首先,在设备生产状态转换时间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条件下,构建产品需求率函数;然后,引入预防性维修策略对设备的生产状态进行改善,根据设备维护后的改善效果,设计了完全和不完全的预防性维修策略,不完全预防性维修通过役龄回退因子进行描述;再次,研究了质量相关性需求与预防性维修对经济生产批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成本和恢复成本以及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和不合格品修复成本,构建企业单位时间利润模型;最后,以单位时间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设备生产和维护策略,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应用。本文研究发现,在考虑产品质量相关性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所制定的设备生产和维护策略不仅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单位时间利润也会更优。通过递进研究,对设备进行不完全的预防性维修,既有利于把握对设备的维护强度,也能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该结论可指导企业制定更科学的设备生产和维护策略,在提高利润的同时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MG750截割部传动齿轮轴为研究对象,该传动轴与截割电机扭矩轴联接以传递大输出功率,对摇臂传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此关键零件细化研究,建立“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对轴承和轴分别进行动态特性分析,考虑到系统共振失效,轴的刚度失效以及轴承疲劳等失效形式,运用Workbench、遗传BP神经网络及Matlab等工具重点分析了轴承结构、材料参数,径向游隙及外载荷随转
国产采煤机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国内煤炭企业的生产需求,但与世界先进的采煤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主要体现在采煤机智能化、故障率、整机性能、零部件使用寿命等方面。如何减小与国外采煤机的差距成为当前首要问题,而其中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提高采煤机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本课题针对采煤机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问题,以MG750/1815-WD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件为对象,考虑工况下零件的强度退化以及外载荷随机性的因素,对传
许多金属薄壁件的成形过程容易出现大变形、大应变和应力集中的区域,对该类非线性问题求解析解是十分困难的。目前,针对上述问题一般通过数值计算求其相应的数值解,基于变分原理和剖分插值的有限元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值方法。因此,区域剖分的疏密对结果精度和计算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在工程实际中,往往需要反复修改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参数,进行多次计算。此时可以根据结构和载荷特点,简化为二维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初步确
谐波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航天航空和光学等高精尖领域,在真空状、强辐射和大温差环境下具备正常工作的能力。而谐波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是由柔轮疲劳断裂和柔性轴承的疲劳损坏造成的,因此,对薄壁易损类构件柔轮和柔性轴承进行接触力学特性分析与疲劳寿命特性研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本文建立了波发生器-柔轮接触力学有限元模型,对谐波齿轮传动环节中薄壁易损类构件柔轮和柔性轴承进行了接触力学特性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
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碳减排政策来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问题。制造型企业面临着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要求。在逐渐完善的碳排放约束政策下,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决策如何适应新政策、新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再制造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型企业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认知问题,消费者对新产品与再制品的偏好程度不同,消费者对这两种类型产品的接受
作为仿人型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灵巧手决定了机器人的拟人性与智能化水平。灵巧手应用的广泛性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制一款性价比高、体积紧凑、高度仿人的通用灵巧手成为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灵巧手的传动方式和抓取规划进行了创新。单、双套索与扭簧结合的传动方式有效减小了灵巧手的体积,而基于法向力的抓取规划保证了灵巧手的抓取性能。围绕灵巧手的结构设计、优化与抓取规划展开
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不断向深远海发展,对海洋空间权利维护日益重要,水下机器人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无动力运载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水下机器人,具有将内部有效载荷与海洋环境隔绝的特点,采用无动力上浮方式将深海载荷从海底运送到水面,同时也可以满足部分有效载荷对运载器出水速度以及姿态的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底资源勘测与开采、水下潜射导弹以及潜射无人机等领域。无动力上浮运动过程以及出水过程水动力特性研究是深海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备,由上百万个零部件装配而成。套齿联接结构作为航空发动机联接结构的一种方式,联接风扇轴和涡轮轴进行传动,故其性能好坏定会影响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现今航空发动机为了提高承载能力都向着高推重比和高涵道比方向发展,故对起到联接轴系作用的套齿联接结构的研究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套齿联接结构的力学特性对航空发动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微尺度结构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微小孔及阵列孔是最基本也是最能体现加工技术水平的一种微结构。伴随着二十一世纪工业的快速发展,微尺度加工技术得到迅猛的提升,其中电火花加工技术以其加工过程中无宏观作用力,不受材料本身强度、刚度和硬度等物理属性的限制,在微尺度加工领域一直是解决相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本课题通过自主搭建高精密防水回转机构实现了利用低速走丝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大装备(深海潜器、海洋平台和船用燃气轮机等)的金属构件尺寸大、批量小,如果采用传统的制造方法,不仅制造困难,而且成本高、效率低,有的大型结构甚至无法制造。而增材制造技术打破了原有设计-铸造-锻造/轧制-机械加工的复杂生产流程,变为从设计到增材制造的短流程模式,具有极其复杂的组件制造能力,为高性能组件材料结构的集成制造提供技术支持,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目前,以钛合金材料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