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主体,但是我国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发展较慢,并且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还在不断变大,能否有效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是我国解决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促进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农村要激活经济潜力,发展现代农业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如何通过农村现有资产进行融资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村土地是农村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进行融资是农村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我国法律上、金融政策上和配套机制体系上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融资的规定还不规范和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梳理相关法律的、金融的和配套机制的问题,综合考虑解决,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本篇论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历史脉络出发,理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的历史,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必将逐步成为我国农村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金融机构逐步转型创新,抢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篇论文根据我国农村资金需求的现状,通过梳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相关的概况和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政策。在多位学者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践调查中,也发现多数农户还是希望能够借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可是我国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瑕疵,在抵押评估、抵押登记等配套体系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积极性并不高。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倾向农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试点地区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为金融机构逐步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提供了空间。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现状,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上存在的瑕疵和冲突。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原则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较大相矛盾的现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本身较弱,而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以“三性”为经营原则,两者的矛盾之处实质是金融机构风险把控的问题。再次阐述了实践中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配套体系存在的不完善,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证办理、交易服务和抵押登记等方面存在的众多配套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面临的上述困境,本文通过国外农地抵押法律金融制度的解析,以图借他山之玉,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得到一些经验启示。同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存在困境的成因,从金融、法律、配套体系几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症结,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实施,切实解决农村资金需求,达到惠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