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机器人抓取的零件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普及,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自动装配环节的应用有着良好的表现,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装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装配在高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目前工业机器人在自动装配上的应用仍有许多不足,国内大多数应用中机器人仍然需要一些人工辅助,还无法完成全自动装配。主要的技术瓶颈是自动抓取时零件的识别与定位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双目面结构光立体视觉的零件识别与定位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零件识别定位整体方案,根据待抓取零件本身的结构信息,抓取环境,零件位姿,抓取要求等信息,提出了基于双目面结构光立体视觉的零件识别与定位方案,搭建了视觉测量硬件系统,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测量、识别、定位软件模块。然后提出了从二维图像识别到三维点云定位的整体方案。其次,针对随机堆放目标的识别问题,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图像目标识别方法,研究了基于HOG特征的SVM目标识别分类器。根据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特征区域的HOG特征和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多尺度目标识别方案。通过对零件不同的摆放姿态进行采样生成正样本,从散乱堆放的零件图片中随机截取子图作为负样本,训练支持向量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案训练的SVM分类器可以有效地检测图片中的目标零件,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根据识别结果,对测量场景进行局部三维重建。最后,根据三维重建得到目标零件三维点云,研究零件的定位问题。局部重建的结果为散乱堆放的零件中单个零件的点云。针对零件位姿计算问题,根据零件的结构,提出了基于几何基元的目标零件定位方法。首先进行点云预处理,减小点云数量,平滑点云数据。研究了基于RANSAC算法的几何基元拟合算法。根据基元拟合结果,以及基元空间位置关系建立局部坐标系,通过匹配局部坐标系,计算局部坐标系转换关系获取目标零件相对于CAD模型的位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少子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的基本态势.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社区治理还是家庭建设等方面均面临着新的问题.为应对挑战,社区老年教育需实现时代性的
在煤矿开采活动中,煤层开采后顶底板岩层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采空区顶底板岩层产生弯曲、变形、剪切破坏,各岩层由于抗弯刚度不同引起的变形不协调,导致离
宁东是我国建设的13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目前煤炭产量主要来自灵武矿区2#煤层,随着灵武矿区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促使我们对该矿区2#煤层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
微悬臂梁作为最简单的一种MEMS器件,最早应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进行微小力和表面形貌的检测。近年来,由于其结构尺寸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微悬臂梁在微纳
断层影响带内的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开采的一大动力灾害,其发生原因往往是由开采时开采扰动引起断层活化所诱发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或准静态作用方面,而忽略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大安全观来考虑,食品安全也属于安全科学的研究范畴。自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生产以来,大量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己经直接或间接地被作为人类消费的食品,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受到全球普遍关注。本论文以我国进口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国标方法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并与本土大豆及制
本论文在系统收集和整理了义忠煤矿的瓦斯地质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测定瓦斯基础参数的基础上,对煤与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的相关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urfer软件绘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