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由于病症复杂,且一般不能通过临床治疗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因此对下腰痛患者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ICF架构下的下腰痛核心分类组合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方式,如何应用它使其发挥实际作用,从而造福于人类,是本文研究关键所在。研究方法:(1)ICF自制量表问卷评估。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下腰痛架构分类制定评估问卷,以及Oswestry腰痛评估调查问卷对宜昌市中心医院前来就诊的其中20名男性下腰痛患者进行功能评估,随机抽取10名为实验组,年龄39.3±10.93岁,体重61.6±8.77kg,身高174.3±3.85cm。其余10名为对照组,年龄38.95±11.73岁,体重66.92±7.62kg,身高172.64±3.7cm。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制定干预方案。根据ICF问卷评估结果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实验组根据ICF架构下核心分类组合简要量表制定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干预方案,整个干预时长为期3个月,分为3各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为时1个月。干预结束对患者再次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的评估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各功能评估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也就是说在干预后各功能均有所改善。除了3关节活动度、6肌张力、9骨盆、11躯干、16如厕、17穿衣、18人际交往和19亲属态度外,其他几项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1睡眠、2痛觉和14举起和搬运物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除了1睡眠、3关节活动度存在差异(p<0.05)外,大部分功能在干预前后无差异,其中,9骨盆结构和18人际交往功能在干预前后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在进行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题评估得分均值差别不大,无显著性差异;在进行干预之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各个功能评估得分均值,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除了行走这一项功能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之外,其他功能评估没有差异(p>0.05)。(3)ODI问卷评估结果与ICF问卷评估结果基本能够保持一致。研究结论:(1)基于ICF制定的运动处方比一般运动处方有效;(2)基于ICF制定的运动处方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