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检定法的黄连、黄连上清丸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连生物检定法的适用剂量范围,建立标准曲线和它们对敏感菌株的剂量效应曲线,并且根据黄连量效曲线去测定不同,一家黄连上清丸的效价,从而建立黄连和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菌敏试验考察黄连不同提取液对五种标准菌株(大肠杆菌[CMCC(B)44103]、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枯草芽胞杆菌[CMCC(B)63501]、藤黄微球菌[CMCC]28 001白色念珠菌[CMCC(B)44104])的抑菌性。利用黄连提取液对敏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浓度建立标准曲线,根据量效曲线测定不同厂家产地的黄连和黄连上清丸的效价。然后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黄连和黄连上清丸项下的薄层扫描法、HPLC法,对以上不同产地批次黄连及黄连上清丸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测定以验证以上效价结果。比较用生物检定法和药典传统方法作为质控指标的异同。 结果:当黄连的浓度在0.0256g/ml~0.1526g/ml范围内时,黄连的对数剂量和反应效应呈线性关系,且相关性好(r=0.9912);根据黄连的量效曲线测定四批不同黄连效价按从大到小顺序分别:黄连(06010)1gR=1690.22u/g、黄连(06010)lgR=1298.97u/g、黄连(06021)lgR=1265.93u/g、黄连(07002)lgR=1763.70u/g;黄连上清丸效价按从大到小顺序分别:(甲厂)lgR=553.42u/g、(戊厂)lgR=508.38u/g、(丙厂):lgR=483.92u/g、(乙厂)lgR=224.15u/g、(丁厂)lgR=187.19u/g;生物检定法和HPLC法作为质控指标得出质量评价结果基本相同。 结论:采用生物检定法建立黄连、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合理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用一点法,以对照药材为标准品,对药材和含药材的中成药进行生物检定,方法可行。
其他文献
手足口病被列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丙类传染病中居首,已成为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传染病。感染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ente
目的:进一步验证半仿生提取法的优越性,同时为宫瘤消胶囊的二次开发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先用均匀设计,以芍药苷、总黄酮及干浸膏为指标,综合评判,优选出方药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再对该方药最佳的半仿生提取液作不同醇沉浓度的指标测定评判,优选出最佳醇沉浓度;在此基础上对方药半仿生提取液(SBE液)、水提取液(WE液)、半仿生提取醇沉液(SBAE液)、水提取醇沉液(WAE液)进行指标成分的含量比较。最后按
目的:研究中药SC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复制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SC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生化学指标,肝脏羟脯氨
目的:本课题通过长期灌服大鼠不同剂量的制何首乌水煎浓缩液,旨在探求观察制何首乌不同剂量与大鼠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初步建立何首乌量一毒关系及肝脏损害程度标准。为临床安全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中药的安全性有所怀疑。“是药三分毒”,就连天然动植物以及矿物来源的中药也不例外。但是不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完整的皮肤是机体抵御外界物理、化学损伤,生物等抗原物质的侵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影响、防止水分过度丢失的机械屏障,皮肤机械屏障功能的减弱是多种
目的:1.通过对陕西秦岭太白山所产的太白羌活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太白羌活的质量标准,为太白羌活药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对太白羌活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研究,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