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连生物检定法的适用剂量范围,建立标准曲线和它们对敏感菌株的剂量效应曲线,并且根据黄连量效曲线去测定不同,一家黄连上清丸的效价,从而建立黄连和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菌敏试验考察黄连不同提取液对五种标准菌株(大肠杆菌[CMCC(B)44103]、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枯草芽胞杆菌[CMCC(B)63501]、藤黄微球菌[CMCC]28 001白色念珠菌[CMCC(B)44104])的抑菌性。利用黄连提取液对敏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浓度建立标准曲线,根据量效曲线测定不同厂家产地的黄连和黄连上清丸的效价。然后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黄连和黄连上清丸项下的薄层扫描法、HPLC法,对以上不同产地批次黄连及黄连上清丸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测定以验证以上效价结果。比较用生物检定法和药典传统方法作为质控指标的异同。
结果:当黄连的浓度在0.0256g/ml~0.1526g/ml范围内时,黄连的对数剂量和反应效应呈线性关系,且相关性好(r=0.9912);根据黄连的量效曲线测定四批不同黄连效价按从大到小顺序分别:黄连(06010)1gR=1690.22u/g、黄连(06010)lgR=1298.97u/g、黄连(06021)lgR=1265.93u/g、黄连(07002)lgR=1763.70u/g;黄连上清丸效价按从大到小顺序分别:(甲厂)lgR=553.42u/g、(戊厂)lgR=508.38u/g、(丙厂):lgR=483.92u/g、(乙厂)lgR=224.15u/g、(丁厂)lgR=187.19u/g;生物检定法和HPLC法作为质控指标得出质量评价结果基本相同。
结论:采用生物检定法建立黄连、黄连上清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合理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用一点法,以对照药材为标准品,对药材和含药材的中成药进行生物检定,方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