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头铣刀加工钛合金叶片的铣削力建模及其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掌握钛合金叶片加工变形的和球头铣刀磨损规律的基础上建立铣削力模型是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的基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铣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球头铣刀加工钛合金叶片时的变形规律,并建立了基于加工时叶片变形和球头铣刀后刀面磨损的铣削力模型,最后基于铣削参数的优化,从而优化铣削力,最终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研究了钛合金叶片的加工变形规律。使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钛合金叶片的三维模型。分析让刀变形中,铣削力和变形量以铣削深度为介质,相互影响的过程,建立了迭代循环的模型。首先通过16组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获得三个方向上铣削力的经验公式,并结合迭代循环分析,将其改为轴向铣削力和铣削深度的迭代公式。经过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获得了钛合金叶片正反两面每个铣削位置的具体变形量,并将迭代前后变形量进行对比。考虑迭代循环后,实际变形量与初始变形量在每个铣削位置均存在差异。变形量最大处,迭代后变形量相对于初始减少了59微米。研究了球头铣刀前刀面剪切力模型。分析了螺旋刃球头铣刀球头部分的几何模型。通过分析得出模型中的瞬时未变形铣削厚度,并由此初步建立了球头铣刀前刀面剪切力模型。将此模型经过坐标轴的转换成为XYZ方向力,考虑啮合极限在平面和曲面(包括钛合金叶片)时的情况。对前刀面剪切力系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求解,得到剪切力系数。将工件变形量代入未变形剪切力模型中修正,获得考虑工件变形的剪切力模型。研究了球头铣刀后刀面摩擦效应力模型。分析了后刀面磨损,通过固定参数实验得出磨损量随铣削长度变化曲线。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每个参数对后刀面磨损量的影响,得出结论:主轴转速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每齿进给量,铣削深度的影响程度最小。用微元法建立球头铣刀后刀面单位长度上摩擦效应力的理论模型,得出球头铣刀在X和Y方向上的后刀面摩擦效应力模型。使用三把不同磨损量的球头铣刀分别测力,再与无磨损刀具对比,做系数求解实验,求得后刀面摩擦效应力模型的三个系数。将球头铣刀前刀面剪切力模型与后刀面摩擦效应力模型在各个方向上矢量叠加,得到了基于叶片变形和刀具磨损的总铣削力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研究了基于钛合金叶片铣削力模型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确定需要优化的变量为钛合金叶片加工过程中的四个基本铣削参数。确定以铣削力最小和加工时间最短为目标的两个目标函数加权叠加,组成多目标的优化函数。规定好约束条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铣削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参数之后铣削力变小的同时加工时间也有所缩短,说明本优化可以为实际参数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的来往日益频繁,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的需求,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快速完善中。其中铁路工程的数量显著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铁道机车的使用寿命不理想,后期维护成本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铁道机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和铁轨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日积月累的磨损下,车辆和轮轨都遭到一定的破坏,使得机车轮轨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对能源的消耗也较大,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基于此,
近年来,在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激光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光纤激光器以其良好的光束质量、高量子效率、高光光转换效率、高功率、宽波段、结构紧凑、运转可靠、性价比高、全固化等显著特点成为新一代激光器的代表。然而,随着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不断提升,受激拉曼散射(SRS)效应已成为破坏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及阻碍激光器功率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抑制连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SRS效应已成为目前高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然而机遇和挑战共存,世界范围内因偶然因素、恐怖袭击和战争造成的爆炸事件越来越多,桥梁作为维系国民生计的重要工程,其遭受爆炸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而预制拼装箱型主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使用LS-DYNA和AUTOD
边坡变形会对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对边坡变形展开监测是确保边坡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摄影设备的更新和测量技术的进步,摄影测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监测之中。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空间后方交会解算摄影基线分量来实现边坡位移监测的测量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解算思路供相关学者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人工标志物特征点的提取展开研究,利用三种提取算子分别进行特征点提取实验,将各算子的提取效
小型高速抛射物对砖砌体的侵彻和贯穿运动规律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系统开展研究。系统地开展小型高速抛射物对砖砌体的侵彻和贯穿运动规律研究,发展相关理论、数值模型和实验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轻武器对砖墙防护后人员目标的杀伤能力,另外也可以为穿甲枪弹设计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本文拟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开展小型高速抛射物对砖墙复合材料靶板结构侵彻和贯穿运动规律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获得
在快速刀具伺服(Fast tool servo,FTS)上集成力测量功能,可感知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交互作用信息。本文将双端固定石英音叉作为力敏感单元,设计了具有力感知能力的FTS,可实现FTS加工过程切削力测量的目的。基于双端固定石英音叉的谐振频率与其轴向受力近似线性相关的测力原理,提出了将基于石英音叉的谐振式力传感单元集成到FTS上,通过合理布置石英音叉位置,实现三轴切削力的鲁棒性测量。基于弹性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技术,不断提高加工质量是该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首要目标,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动态特性与环境微振动是影响其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超精密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了解决大跨尺度动网格建模时易产生负网格问题,基于ANSYS?ICEM CFD?软件,结合multiblock方法与结构化网格方法建立气膜网
双扩散自然对流现象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如大洋环流、软流层在地壳中的运动、晶体材料生长等。为了探究实际应用背景下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水平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作用下方腔内热溶质自然对流进行数值模拟,首先,我们分析了基本特征准则数对方腔传热传质和熵产的影响,并探究了纳米流体对正弦边界条件下壁面传热传质效率和熵产的影响。其次,研究了考虑Soret和Du
以钝感弹药技术为依托,对某舰炮引信进行不敏感化改造研究,主要考虑其在贮存情况下的危险环境,包括烤燃环境、殉爆环境以及破片环境,希望通过某舰炮引信结构改造和更换不敏感传爆药的手段提高其在烤燃环境下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包装筒改造途径提高其在殉爆环境和破片环境下的安全性,最终得到完整的改造方案。首先,为了对某舰炮引信进行在烤燃环境下的不敏感化改造,提出了某舰炮引信在烤燃环境下的改造方案,利用ABAQUS软
本文利用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Rolling Treatment,SMRT)技术对一种低层错能的镍基合金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梯度纳米结构。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对SMRT样品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根据理论模型估算了各种强化机制的贡献,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SMRT样品的中温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未处理样品进行比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