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可进一步恶化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主要表现为病毒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功能失活,同时会伴有固有免疫功能的紊乱。目前,在乙型病毒(hepatitis virus,HBV)感染过程中,调控固有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且现有的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是近些年以来新发现的免疫调控分子,既表达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和CD8+T细胞,也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因此TIM3和PD1具有广泛的免疫调控功能。本课题旨在研究,在健康人或者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上,阻断TIM3对PD1表达量的影响以及阻断PD1对TIM3表达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上TIM3和PD1对巨噬细胞的极化的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究在慢乙肝中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并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收取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予以PMA刺激。用anti-TIM3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分子TIM3、用anti-PD1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分子PD1,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TIM3阻断后细胞表面PD]的表达水平以及anti-PDl阻断后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163、CD206表达水平;用磁珠分选法分选CD14+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2、IL-lβ、IL-8的分泌水平。研究结果(1)在健康人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用anti-TIM3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巨噬细胞表面PDI表达量下降;anti-PDl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PD1后,TIM3的表达量下降。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用anti-TIM3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巨噬细胞表面PD1表达量无显著变化,anti-PDl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PD1后,TIM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2)在慢乙肝患者巨噬细胞上,anti-TIM3阻断组或者anti-PDl阻断组较其相应的同型对照组,CD206,CD163表达量显著下降。提示二者可能有协同阻断作用。(3)在巨噬细胞上,用anti-TIM3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可上调巨噬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6、IL-12的分泌水平,P<0.05,有统计学意义;IL-1β、IL-8、IL-10的分泌量也均上升,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anti-PDl抗体封闭巨噬细胞PD1,可上调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6、IL-10的分泌水平,P<0.05,有统计学意义;IL-lβ、IL-8、IL-10、IL-12、TNF-α分泌量也上升,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证实了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中,TIM3和PD1无显著相关性。2、分别阻断TIM3通路或阻断PD1通路,都能促进巨噬细胞向Ml型转化。3、阻断TIM3通路比阻断PD1通路,对巨噬细胞向Ml型极化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