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考中分值最大的题目,历来都是师生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风向标,对教师来说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作文教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作文教学更高效、更优化,本文以2005-2014十年的北京高考作文和2014年全国十八个高考作文题目为例,从内容和题型两方面梳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社会,更加注重思辨性,注重给学生传播正能量,立意更加多元,但在文体上看似开放实则限制。2005年开始作文命题形式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格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分天下,本文分析了十年间三种题型的变化趋势:话题作文的由盛转衰,命题作文的推陈出新,占据一席之地,材料作文改弦易张,强势回归。虽然作文教学备受关注,师生也对此倾注了很多精力,高中作文教学依然处于低效状态。笔者通过实习中收集的资料,以高三学生的三次习作为例分析了高中作文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教师方面,作文指导只注重技巧训练,作文教学粗放、无序,作文评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方面,虽然接受大量的作文训练,但是作文立意浅薄、内容空洞、缺乏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本文提出了关于作文教学的策略的一些建议:第一,写作主体的回归和写作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作文很多老师都研究,这里我用陈兴才老师的聊天式的作文指导课为的事例,给出帮助学生观察体悟生活的指导方法的具体可操作的参考。第二,倡导“课本作文”,在这里我根据实习中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察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应用课本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深度和素材积累水平的方法。第三,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第四,注重文体,系统训练。第五,作文训练要体现系统性和目的性,作文训练序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适应学生发展的动态的序列,这里以沈国全老师研究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为例,希望可以对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