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广泛,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一样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吸引了中国最广泛的关注。生产加工环节是整个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源头,做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克服政府失灵现象,是体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领导水平,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举措。在食品安全不断受到冲击的大环境影响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约下,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自身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各部门监管职能划分和责任落实不明确、质监监管人员职责划分不清、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可行性、执法运用准确度不高、不能形成监管网络、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群众缺乏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和知识的了解等。其形成的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基础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企业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分散,从内部因素来看质监部门监管力量有限和地方财政财力投入不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和执行效果不佳等因素。为了解决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就现有的监管体制和条件来说,继续坚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监管方式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治标难治本,应有创新的思路。解决监管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应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构建一套体系,辨证施治,才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可以构建由包括领导指挥体系、目标责任体系、法规制度体系、法规应用体系、综合监管体系、效能服务体系等构成的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采取包括法律法规、组织人员、经费设备在内的多重保障手段,使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一个运转顺畅的有机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