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是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纳税人权利保护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和保护。纳税人权利保护不仅得到了立法的重视,而且征税机关在行政执法方面建立了新型的以服务为导向的税收行政模式。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纳税人权利保护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从我国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也由此新修订了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对促进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与实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单纯的立法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学习借鉴外国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先进经验,加强对我国纳税人权利的关注和保护。由此,本文在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并在学习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从司法视角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此希望能为我国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做出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需要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两个方面建立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内在思想就是法治理念的问题。法治理念的产生有其深远历史渊源的社会文化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新农村建设作为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的减弱,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目前学界关于侵权责任法哲学基础的研究大致可归结为矫正正义论、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结合论、效益价值论、矫正正义与效益价值结合论。矫正正义论者在说明侵权责任正当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