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员显形理论看课堂手语翻译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聋人群体的社区意识也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聋人以及关心聋人群体的听人要求社会满足聋人享有与听人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使得聋人学生能够与听人学生共同享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一种日渐兴起的观点认为应该改变将聋入学生脱离于普通教育体系的现状。让聋人学生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并为他们提供手语翻译服务的方式已经在不少欧美国家得到了认同且被赋予法律效力。教育场合中的手语翻译多以课堂手语翻译的形式呈现,在欧美国家普遍被直接称为“教育传译”。在中国,课堂手语翻译仍然是个年轻的行业。目前招收聋人学生并为其提供课堂手语翻译的普通学校仍在少数且皆为高校。而在学术领域,课堂手语翻译也仍未引起适当的关注,相关的研究资料寥寥可数。   在课堂手语翻译中,关于手语译员的显形/隐形理论争议颇多,是个牵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手语译员的显性/隐形程度取决于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分配。课堂手语译员常常担任多重角色,除手语传译员这一基本角色,还可能同时担任如教师助手、教员、手语规范者或课堂纪律维持者等等角色。因此,对于课堂手语译员,适当有效而又不僭越地扮演好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是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篇论文包括以下五个章节: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课堂手语翻译,包括手语翻译概述以及国内外课堂手语翻译的发展状况。该章节还从译员角色的角度介绍了手语传译员在课堂中的显形理论。   第二章探讨了聋教育中以手语译员为媒介的课堂特点。该章节列举了课堂互动的模式以及聋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特点,并基于此探讨了译员行为如何导致失败的课堂互动。   第三章综述了关于手语译员显形理论的既有研究,涉及译员角色认知的重要问题以及手语译员的各种角色模式。   第四章总结并分析了作者在河南郑州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实地调查。该调查以问卷和采访的方式进行。   第五章为本文结语,总述本文议题。
其他文献
艾丽丝·沃克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文坛上极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一直对属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给予特别的关注。
TMS320DM270基于多处理器架构之上,采用一个ARM7TDMI加C54xDSP及图像处理引擎(iMX)架构,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适用于数字媒体播放器等便携式数字媒体产品应用。
学位
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于2015年8月5日至10日在大理古城举行。本次影会首次以摄影节 博览会 器材精英荟的全新模式呈现,短短五天内展示了上万幅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引人关注的摄影师吧!  张晓  作品:《关于故乡》  看点:著名摄影师新作首展  张晓的作品一直以“故乡”为主题,他在此次影会中展出了新作《关于故乡》。通过这种拼贴的影像,他试图用拼接出的故乡破碎印